夏季阳光明媚,很多人选择在此时出去旅游观光,然而由于生活规律的变化和旅途的劳累困顿,很容易使血糖波动,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群,此时要注意调整药物、饮食上要注意“收支平衡”,多补充水分,特别要做好日常护理,避免出现低血糖。
文章来源
上海沁申堂中医糖尿病康复门诊
本文医学指导医院中医教授、中医学博士
沁申堂中医特聘专家
黄建华教授
预约:-
(每周一、周四上午09:00-12:00)
学术成就》》》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计划、上海市重点项目、上海卫生局重大项目等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参与获得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年上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术兼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主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肾、眼底、胃肠、糖尿病足等,尤其擅长糖尿病肾病),肾炎蛋白尿、血尿,慢性肾衰尿毒症,风湿免疫病与过敏性疾病,狼疮肾,紫癜肾,间质性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甲状腺病,痛风,妇女更年期、盆腔瘀血综合征,青少年多动症、遗尿,内科疑难杂症等。
糖尿病中医诊疗效果明显
黄建华教授认为:糖尿病中医诊疗原则,中医理论“糖尿病”是为消渴症,主要是由于人体燥、虚、瘀、痰四种病症引发故其诊疗原则以:固本培元、益气活血、滋阴润燥、清热排毒,为主要方向,通过全面、整体辩证调理,达到治疗目的。
黄建华博士精研糖尿病专病专治特色中药颗粒:固本培元散、滋阴润燥散、益气通络颗粒纯中药配方,促使已损伤和萎缩的胰岛细胞启动修复和再生,抗升糖激素,蛋白质非酶糖化等,配方和效果独特。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现代文明病之一。截至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4.15亿,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
在未来,还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糖尿病队伍中来。王燕说,我国每年增加万,平均每天增加人,50岁以上是发病高峰年龄,目前糖尿病发病年龄年轻化。
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胰岛素不能正常产生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也就是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发生糖尿病。2型糖尿病经常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
▲糖尿病的症状
得了糖尿病都有哪些表现呢?黄教授说,常见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就是频繁地去厕所小便,多饮就是老是感觉口渴,不停地喝水,多食就是感觉特别饿,吃很多饭,但体重不增,反而下降。
另外,皮肤瘙痒、乏力、体重减轻等,这些不起眼的症状可能预示着有糖尿病了。
目前,诊断糖尿病有两种标准:一是看空腹血糖;一是看服用75克葡萄糖水以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
(1)肥胖、超重人群;
(2)父母有糖尿病;
(3)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4)高血压,血脂不正常的人群;
(5)血糖值偏高,即糖尿病前期的人群。
(6)曾经分娩过八斤以上婴儿的妇女。
如果是危险人群,黄教授则建议危险人群每年要静脉抽一次血糖,看看血糖是否正常。
“糖友”夏天要注意这些事项
糖尿病是“温柔的杀手”,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比如中风、心梗、失明、截肢等。而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急性感染、高渗综合征、低血糖等,最常见的是低血糖,这则是分分钟要命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
黄教授指出,夏季是个特殊的季节,血糖容易波动,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血糖比平时低——慎减药由于夏天机体消耗大,糖尿病患者在测量血糖时,往往发现夏天的血糖较其他季节偏低。尽管夏天虽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糖尿病患者绝不可以随意停药或减药,必须坚持用药,以免发生意外或使病情加重。如果要对药物剂量或种类进行调整,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苦瓜
(2)饮食维持“收支平衡”在夏季,饮食上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原则。选择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并将水果热量计算到病人每天摄入的总热量里面,也就是说,吃了水果就得减少主食摄入量。不宜吃冷冻瓜果及对胃肠道过度刺激的食物,多食苦瓜等有降糖、降脂作用的食物。
(3)别等渴了再喝水天气炎热,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应该达到-毫升,超过全天的尿量及出汗总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还应该补充额外的水分。在炎热的夏天,糖尿病患者必须养成“定时饮水,不渴也饮”的好习惯。
Tips糖尿病患者出游注意事项:1、出门要备好降糖药品,随身携带注射胰岛素;
2、饮食注意低糖、低脂、高纤维;
3、注意安排降糖药与饮食的时间间隔;
4、如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代替短效胰岛素,更方便安排进餐时间;
5、游玩时注意预防低血糖。一旦发生,可以通过喝葡萄糖水或吃糖果、饼干等食品进行救治。
感谢您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