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系统性狼疮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为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脱发、关节痛或关节炎、肾炎、浆膜炎、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时期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为关节痛、非特异性关节炎和特发性骨坏死。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炎可累及任何一个关节,但常见的是对称性手指小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及膝关节,但较少累及脊柱。

临床表现

1、关节痛和关节炎

  伴有晨僵的轻度关节痛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初发表现,大多数患者最终可发展为症状明显的关节炎,部分出现关节积液。最常受累的关节是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受累多呈对称性、隐袭性,逐渐加重,半数伴有晨僵,可呈游走性和功能障碍等。

  2、关节畸形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绝大多数不造成关节畸形。曾有人描述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的一种特征性手部畸形(掌指关节屈曲、尺侧偏移及半脱位、拇指指间关节过度伸展),其无活动性炎症,被认为是关节旁组织即关节囊、韧带和肌腱受累,韧带松弛和肌腱不平衡所致,而非侵蚀性畸形。“天鹅颈”样畸形可见于约1/3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手指关节受累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足关节受累和手关节受累是平行的,有人认为狼疮足最常见的异常的是足拇指外翻、足前部增宽和锤状趾。

  3、关节积液

  本病关节积液少见,补体水平降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液较具特异性的改变。

  4、放射线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影像学表现较少。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和广泛的骨质疏松;晚期可见严重畸形,但常缺乏骨侵蚀性改变的影像学证据。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由抗核抗体试验确诊:活动期抗核抗体大多阳性,如抗核抗体阴性则排除本病之可能。抗核抗体试验敏感可取代狼疮细胞检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否存在。

相关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关节炎的病人,在X线检查时,除有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有弥漫性骨质疏松征象外,关节软骨或骨损害比较少见。少数病人可出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的侵蚀性关节病变。合并关节积液时,积液量通常较少,其外观清亮,蛋白含量和细胞计数均较低,以淋巴细胞为主,积液中总补体水平降低,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有7%—10%病人有类风湿结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布相似,常见于鹰嘴及掌指关节伸面。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原则,努力做到以最小的副作用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一般治疗

  及早发现和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诱发狼疮的药物(如避孕药等);避免日光暴晒、紫外线照射;注意妊娠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

  2、非甾类抗炎药

  此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布洛芬、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奈丁美酮等可以选择。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适、皮疹、转氨酶升高或肾损害等。应观察其不良反应,不宜疗程过长。狼疮肾病者慎用此类药物,以免加重肾损害。

  3、抗疟药

  包括氯喹和羟氯喹。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光过敏和稳定核蛋白的作用。此类药物排泄缓慢,易在角膜和视网膜沉积,引起病变,故在治疗~1年内行眼科检查1次。

  4、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对不宜选择非甾类抗炎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患者可选用。

  5、改变病情药物

  具有延缓、阻止或修复关节病变的作用,而不具有即刻抗炎、止痛作用。一般治疗2~4个月初显疗效,随后疗效渐增。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多自发缓解,极少关节破坏,较少用此类药物。对于极少有破坏性关节炎者,可选用甲氨蝶呤,后者具有抑制白细胞趋化性,直接的抗炎作用。

往期回顾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小伙伴怎么选动物模型呢?

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的手术治疗

膝关节软骨损伤

加用利福平对早期PJI的治疗有用吗?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hz/5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