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大会速递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这些要点您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7.html

年5月30日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在青岛拉开帷幕。

在会议举行的三天时间里,海内外的风湿病学界及相关学科专家齐聚岛城,分享风湿病学领域难点、热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诊治和防治对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议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百花齐放,风湿病学的春天已到来

会议伊始,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小峰教授介绍了中国风湿病学临床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他总结过去我国风湿病学临床存在着研究学科建立晚、研究起步晚,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研究少,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少,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与预后研究少等不足。但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注重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中国的风湿免疫学科正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风湿病学界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CREDIT)自年11月成立以来,逐步揭示了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AH)的疾病规律。

十年磨一剑,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和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也取得了突出的贡献:创立了全国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了中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体系,开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模式,摸清了我国部分风湿病的「家底」,促进了我国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

接着,曾教授对中国风湿病学的未来临床研究做了展望。

曾教授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大数据为基础寻找真实世界的解决方案,寻找适合中国人的最佳治疗方案

建立适合中国人的诊断及治疗标准

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

推动以治疗评估为治疗指标的临床规范等

医院曾小峰教授

图片来源:现场摄制

经典传承:羟氯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来自医院的李梦涛教医院的王吉波教授分别从羟氯喹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享。

李教授首先分享了羟氯喹在治疗SLE方面的应用,他总结到羟氯喹能够有效的控制SLE,并且可以显著的降低系统损害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在治疗狼疮性肾炎(LN)方面,可延缓LN患者肾脏损害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他特别提到,羟氯喹是中国LN患者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应考虑将羟氯喹作为SLE尤其是LN患者的必选用药。

此外,羟氯喹可显著改善狼疮孕妇,尤其是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妊娠结局,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流产风险。在安全性方面,羟氯喹也得到欧美多国指南的一致认可。

另有研究发现,羟氯喹可降低血管血栓风险1,还可以降低SLE患者的LDL水平2,在血糖控制方面,羟氯喹也可使SLE患者获益,进而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3。因此,羟氯喹作为SLE和LN的基础用药,得到国际上多个指南的推荐。

李教授还分享了羟氯喹治疗SLE的最新研究成果:

羟氯喹可降低妊娠期SLE患者疾病复发一倍以上,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改善SLE患者新生儿的健康状况4。宫内羟氯喹暴露可以使cNL发生风险降低60%,显著降低早发cNL风险达80%5。

羟氯喹在风湿病患者妊娠期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变化,所以妊娠期剂量无需调整6。

羟氯喹等抗疟药长期治疗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并且不增加眼毒性7。

氯喹/羟氯喹显著降低SLE患者CVD风险达56%8。

羟氯喹等抗疟药的使用可使SLE患者长期生存率增加11.8%9。

医院李梦涛教授

图片来源:现场摄制

王教授从羟氯喹和甲氨蝶呤的联合用药方面,分享了羟氯喹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信息。王教授指出,初始DMARDs处方中,甲氨蝶呤+羟氯喹、羟氯喹单药是临床治疗RA最常用的方案。使用生物类DMARDs的RA患者中,羟氯喹也是常用联合药物之一。羟氯喹的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分布容积高,且具有多重作用机制,可有效改善关节痛疼和肿胀、治疗各病程阶段的RA。

羟氯喹还可以给RA患者带来其他方面的获益。有研究发现,羟氯喹有益于改善RA患者的脂代谢12;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降低73%的CVD风险13;还可以降低RA患者的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发生风险14。

医院王吉波教授

图片来源:现场摄制

李教授和王教授的精彩分享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羟氯喹在治疗SLE、LN和RA方面的重要地位。虽然羟氯喹是治疗SLE、LN和RA的经典用药,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羟氯喹还可以使患者在其他方面得到获益,如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妊娠结局等。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对羟氯喹这个经典药物进一步的研究,羟氯喹可能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最新研究进展纷呈

银屑病方面:医院的赵岩教授进行了银屑病关节炎(PsA)与新骨形成的分享,赵教授介绍了PsA与新骨形成发生机制,其认为PGE2是疾病发生最重要的早期介导因素,促进T细胞分泌IL-17,激活IL-23-IL-17信号通路,而IL-23则是最重要的早期细胞因子,PsA的放射学改变中,新骨形成是其特征,并发生骨侵蚀和骨溶解。

图片来源:现场摄制

中轴脊柱关节炎方面:德国的JuergenBraun教授分享了中轴脊柱关节炎(SpA)的诊断和治疗最新进展。JBraun教授介绍称,X线平片阴性的中轴SpA需要重视,可通过CT和MRI诊断骶髂关节。而中轴SpA疼痛的原因,除了炎症以外,还需考虑椎体骨折、脊柱退变、椎间盘突出、纤维肌痛等原因。在治疗中,尽管组织学表达TNF和IL-6,但是抗TNF抑制剂有效而抗IL-6无效。近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IL-17和IL-23中,而对IL-17的干扰效果明显好于IL-23。

图片来源:现场摄制

干燥综合征方面:中国科学医院(医院)的厉小梅教授分享了干燥综合征(SS)诊疗进展并对EULAR进行了解读,厉小梅教授介绍了SS诊疗现状,EULAR干燥综合征诊疗指南以及SS的探索性治疗等方面,厉小梅教授谈到,SS为异质性疾病,不同研究结论多有差异,为了改善长期预后,应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临床不同阶段,控制病情进展,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具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及临床验证,EULAR干燥综合征诊疗指南可以为风湿科医生提供指导。

图片来源:现场摄制

本次会议特设的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APLAR)分会场,来自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展开了精彩的知识交流与分享。

本次会议于5月31日发布了历时9年首次更新的《中国骨关节炎诊治指南》,并启动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相关的工作。深辩学术之争鸣,并赏思想之碰撞,为期三天的第二十四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在6月1日圆满落幕,明年风湿学年会将在珠海召开,期待届时会议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与收获!

参考文献:

1、Jung.H.etal.ArthriusRheum,Mar.62(3).-8

2、BabaryH,etal.Favorableeffectsofhydroxychloroquineonserumlowdensitylipidinpatientswith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heumaticDiseases,,21.

3、PennSK,etal.JRheumatol;37;-

4、LiuEL,etal.BiomedicalResearch:29(5);-

5、JulieBarsaiou.AnnRheumDis.08October

6、BalevicSJ,etal.ClinPharmacokinel.Sep25

7、PakchotanonR,etal.JRheumatol,Jan,45(1):90-94

8、LiuD,etal.DrugDesDevelTher.;12:-

9、WangF,etal.AnnRheumDis.Jun26

10、SchapinkLetal.Rheumatology(Oxford).Sep4.

11、CleggDO,etal.JRheumatol,;24(10):-

12、RempenaultC,etal.AnnRheumDis.Jan;77(1):98-

13、LiuD,etal.DrugDesDevelTher,;12:-

14、WuCL,ChangCC,etal.ClinJAmSocNephrol.May7;13(5):-

封面图来源:现场摄制

编辑:喻信花

SACN.HYCH.19.06.a,有效期:.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hz/542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