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
肾病领域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环孢素、甲氨蝶呤等。本文就主要药物的用法和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可静脉也可口服应用。主要用于:狼疮性肾炎、高危膜性肾病、激素抵抗和激素依赖性微小病变、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用量
口服:1-2mg/kg/d;静脉冲击疗法:0.5-1.0g/m2体表面积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用药后10-14天最明显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静脉注射者多见,停药后可好转
◆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静脉注射者多见
◆生育功能受损:表现为月经紊乱、精子少、无精,用药期间严禁妊娠和哺乳
◆脱头发、肝功能受损
◆致癌:环磷酰胺累积剂量大于36g,可诱发淋巴瘤和白血病
注意事项:需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终生监测尿常规
可静脉给药也可口服用药,主要用于移植、系统性血管炎、狼疮性肾炎等维持治疗。
用量
肾移植:3-5mg/kg/d;自身免疫性疾病:1-2.5mg/kg/d
不良反应
一般耐受性良好,常见副作用有:
◆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胃溃疡出血;分次或饭后服用可改善
◆感染
◆肝功能受损
注意事项:禁忌与别嘌呤醇同时使用,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主要用于: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肾脏病、血管炎肾损害、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用量
负荷剂量为50-mg/d,连续3天;维持剂量为20-30mg/d;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可降为10mg/d
不良反应
◆恶心、腹泻、口腔溃疡
◆肝酶升高
◆感染
◆脱发
◆皮疹
注意事项: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主要用于:移植、激素抵抗和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无效的膜增生性肾炎、血管炎肾损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
用量
2-5g/d,分次服用,GFR下降者可减少剂量
不良反应
副作用较为常见且为剂量依赖性,包括:
◆恶心、呕吐、便秘、消化不良等,减少剂量或停药可缓解
◆轻度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诱发和加重感染
◆诱发肿瘤:淋巴瘤、皮肤癌的发生率增加
注意事项:该药无生育毒性,但妊娠期女性使用可导致胎儿畸形和流产,备孕前需停药6个月以上。
主要用于: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移植等。
用量
移植前4-12小时给药,成人初始剂量:12-15mg/kg/d,维持剂量:5-10mg/kg/d
不良反应
◆肾毒性
◆神经毒性:头痛、震颤、睡眠障碍、脑病
◆高血压
◆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
◆肝损害: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多毛、痤疮、皮疹、牙龈增生、可逆性月经失调
注意事项: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第3版.
2.相关药品中英文说明书(略)
温馨提示
医脉通投稿邮箱:tougao
medlive.cn欢迎大家通过评论提出观点,一起开心讨论学术问题~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