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19日,以“探索、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18日,在本届年会的全体大会上,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和新兴市场负责人FabioLandazaba正式宣布贝利尤单抗(倍力腾?)在中国商业上市,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曾小峰教授等20余位风湿免疫领域大咖在上市仪式上共同开启了贝利尤单抗在中国治疗SLE的征途。
上市仪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只能依赖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和免疫抑制剂治疗。SLE患者持续活动或者疾病反复复发,超过50%的患者发生器官损害,同时药物长期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也给患者带来进一步伤害。历经漫长的等待,SLE的治疗终于迎来曙光,一种靶向SLE致病关键通路B细胞的生物制剂——贝利尤单抗在治疗SLE中获得成功,并陆续在全球70多个国家上市。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风湿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曾小峰医院MuntherKhamashta教授分别发表报告,分享SLE的诊疗进展和贝利尤单抗给SLE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和研究证据。
中国SLE诊疗现状曾小峰教授
曾小峰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SLE患者的生存率已大为改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4%和89%,与西方相似。不过,SLE患者的平均寿命仍较普通人群缩短15~24年。死因分析显示,感染、肾脏受累和狼疮性脑病是中国SLE患者主要死亡原因。SLE患者中有持续性或残余疾病活动的患者比例高,持续疾病活动造成的损伤不断积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和治疗负担,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在接受传统治疗的SLE患者中,复发很普遍,国内外狼疮疾病治疗过程中疾病复发率约为0.12~0.52/人/年。SLE复发会导致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增加,进而导致激素引发的器官累积损伤显著增加。然而,由于治疗手段的缺乏,我国超过75%的SLE患者都会接受激素治疗,接受较高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在25.3%~61.7%。
中国SLE研究协作组(CSTAR)数据显示,患者器官损伤较普遍,主要器官受累表现为血液、关节炎、皮肤以及肾脏相关损伤。截止年8月23日,CSTAR最新数据包括了医院登记的例SLE患者,其发病年龄平均30.6岁,首次发病至确诊时间约1.0年,进入注册系统时,患者的平均患病时间为5.0年。皮肤黏膜损伤是最临床表现(59.9%),血液系统表现、狼疮性肾炎和神经精神性狼疮的患病率分别为38%、34.9%、5.4%,19.7%患者在基线时已存在器官不可逆损伤。
贝利尤单抗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SLE治疗的生物制剂,这是一种针对可溶性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蛋白(BLyS,也称为BAFF和TNFSF13B)的特异性人源IgG1单克隆抗体,可靶向作用SLE致病关键——B细胞通路,抑制自身反应性B细胞过度增殖分化,能够持久控制疾病活动,显著减少严重复发风险,长期保护器官,同时减少激素用量,严重感染发生率低,整体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贝利尤单抗在中国的上市,开启了我国SLE治疗的新时代。
SLE治疗的春天已来MuntherKhamashta教授
MuntherKhamashta教授指出,SLE的治疗目标包括延长患者生存期、控制疾病活动并预防新的复发、将器官损害累积最小化、激素剂量最小化、改善生活质量、药物毒性最小化、管理合并症。在治疗目标未实现的情况下,应给予相应常规监测和治疗调整管理计划。达到完全缓解(SS=0/BILAGD或E)、未使用激素的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且未使用/使用小剂量激素是SLE的关键治疗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医生的治疗目标可能与患者的治疗目标有所不同,患者主要担心功能和疲劳问题,而医生主要担心SLE相关器官并发症。
研究显示,SLE患者的BLyS水平升高与抗-dsDNA高滴度以及SLE恶化有关。这促使了全人源化单抗贝利尤单抗的出现,该单抗通过与可溶性BLyS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尤其是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存活、促使更多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凋亡、减少B细胞分化为产生自身抗体的浆细胞,但又不直接与B细胞结合,不会减少B细胞数量。
贝利尤单抗静脉给药剂型最早于年获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成为SLE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年,其皮下给药剂型在美国FDA获批;年,美国FDA批准贝利尤单抗为第1个经静脉给药治疗儿童狼疮的药物。年7月15日,贝利尤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目前,贝利尤单抗已在7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
ADULT研究是有关贝利尤单抗的临床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包括BLISS-52、BLISS-76和东北亚3个亚组,纳入18岁以上ANA滴度≥1:80和(或)抗-dsDNA自身抗体≥30IU/ml且有活动性疾病的SLE患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药物单药或联合≥30天。患者给予贝利尤单抗治疗后,4~8周即可见生物标志物C3/C4、抗-dsDNA的显著变化。BLISS52/76汇总数据和东北亚数据中贝利尤单抗+常规治疗治疗组复合临床终点SRI-4应答分别较安慰剂+常规治疗组升高19.8%和14%。研究显示,贝利尤单抗能显著降低SLE重度复发风险,BLISS-52、BLISS-76和东北亚组的重度复发风险分别较安慰剂组降低43%、28%和50%;贝利尤单抗组的疲劳评分也显著下降。
OBSErve研究在真实世界中考察了静脉贝利尤单抗联合常规治疗对患者疾病活动性和临床转归的影响,分析显示,SLE患者使用贝利尤单抗静脉给药联合常规治疗6个月后,疾病活动降低;在美国和阿根廷队列研究延长随访期间,维持低疾病活动状态。此外,基线使用口服激素的患者使用贝利尤单抗静脉给药联合常规治疗6个月后,激素剂量减少6~12mg/d。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BLISS-LTE试验和多伦多狼疮队列研究常规治疗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贝利尤单抗治疗第5年的SDI评分变化显著降低,且在任意年度内进展为SDI评分升高的可能性降低61%,而常规治疗组SDI升高≥2的比例显著升高。
WallaceDJ等对贝利尤单抗应用13年的数据研究显示,其长期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无新发安全性事件,从第1年至11年,关节痛、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尿路感染和头痛等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保持稳定或降低,并且延续至研究结束时。
小结专家指出,贝利尤单抗在中国被批准与常规治疗联合,适用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动的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的SLE成年患者。贝利尤单抗突破了我国50多年没有SLE治疗新药的困境,给患者带来了全新选择。
会议现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