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各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狼疮性肾炎的发病率日益增长。据统计,狼疮性肾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如果患病之后没有及时的治疗,会影响到肾脏功能,并伴有尿蛋白、尿潜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尿毒症的发生。
那么狼疮性肾炎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遗传因素:很多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病是由于遗传原因。狼疮性肾炎有家族史的,亲人间的患病几率很高。据统计,患者中有相同疾病家族史者占0.4%~3.4,近亲发病率为5%~12%;异卵孪生的发病率为2%~9%,同卵孪生则高达23%~69%。
性激素:临床发现,狼疮性肾病患者中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妊娠会导致很多女性患者病情恶化,所以雌激素也是狼疮性肾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以及太阳光照射。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这些常见的病都可能引发狼疮性肾炎。
心理因素:心理应激不仅会促发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而且也可能是引起狼疮性肾炎的原因。应激对个体的反应强度受个体素质、人格特征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频度的影响。所以因情绪激动而引起的心理压力过大,也很容易引发狼疮性肾炎。
医生提醒:对于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红斑狼疮患者,应该提高警惕,积极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注意药物毒性、避免日光曝晒,一旦患病要积极治疗,防止发生狼疮性肾炎以致造成肾损害。
点击“阅读原文”,向医生咨询更多肾病问题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