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是药三分毒,既然对药物的使用已经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药品的危害足够了解,以便在众多药品中选择危害小疗效好的药物。
我们常说的激素,如果不特指,一般说的是糖皮质激素。
自身的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分泌,每天分泌的量相当于一片强的松;
而常见的药物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美卓乐)、阿塞松、氢化考的松、氟美松、肤轻松等
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名中大多带“松”字。
小剂量的激素影响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大剂量的激素具有抑制免疫、抗炎、抗毒、抗休克的作用。
所以,临床上用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休克、抑制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等。
正因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所以副作用多多。糖皮质激素常见的副作用(也可以说是危害)有:
1、向心性肥胖:
激素导致人体的脂肪重新分布,四肢的脂肪减少,面部、胸腹背部的脂肪堆积,我们称向心性肥胖,形象的描述为“满月脸、水牛背”。
客观的说,向心性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形象的影响太大,这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不愿意使用激素的主要原因。
不过向心性肥胖是可逆的,停用激素后一般可恢复。
2、血糖升高:
激素影响糖的代谢导致血糖升高,我们称类固醇(激素的另一个名字)性糖尿病。
3、胃溃疡:
激素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诱发和加重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严重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等。
4、高血压:
激素引起钠在体内蓄积加重高血压。
5、骨质疏松:
激素导致钙的丢失,体内缺钙,骨质疏松。所以指南要求哪怕使用一片激素也有同时补钙。
6、精神症状:
兴奋、失眠、暴躁易怒等情绪改变。
7、抑制免疫:
容易诱发或者加重感染,因为激素抑制了自身免疫,一些微生物得以长驱直入进入人体形成感染。
此外激素还抑制感染后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使人很难感知到发生了感染而没有及时处理。个别慢性感染比如结核感染者禁止使用激素。
8、皮肤改变:
痤疮、多毛、青斑等。
9、眼:
青光眼,白内障等。
激素的危害的确是“罄竹难书”。
不过,这些副作用是可以纠正的,比如,预防向心性肥胖,可以控制饮食,而且容貌在停用激素后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恢复原状;
糖尿病可以用降糖药;胃溃疡可以用抑酸药;高血压可以用利尿剂;感染一旦出现强力控制感染等。
但是,激素的作用目前无可替代。
当你遇到一个急进性肾炎,肾功能在一年之内从正常快速进展到尿毒症,只有激素能遏制进展,你说你用不用?
当你遇到狼疮性肾炎,不但肾功能逐渐恶化,其他器官也同时受伤害,你说你用不用?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而致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感染和血栓,你说你用不用?
滥用激素现象广泛存在
1.把激素当作退热药使用。
一些患者缺乏医药常识,治疗时常常将体温下降作为病情好转的标准。
于是,很多基层医生为了取悦患者,达到吸引和留住病人,习惯激素当作退热药使用。
而对不合理使用激素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对其危害性体会不深。
因为一旦使用激素造成感染扩散病情加重时,病医院救治。
2.把激素作为「经验」用药。
由于激素具有抑制热原的释放,并可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使热度下降或防止发热。
用激素后不但可以降低体温,还可使患者精神欣快、食欲增加。
有些基层医生对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双重性认识不足,却常常错误地总结所谓的「经验」用药
把激素用到一些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身上,以图缓解症状。
3.「冲击疗法」或超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激素。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医院中,一些医生对激素的用量比较随意
尤其对危重病人的用药更是无所顾忌,主观上有激素用量越大越好的思想,或是盲目追随「经验」和「权威」。
事实上,临床上很少有确实需要使用超大剂量激素或冲击疗法治疗的情况
国内外关于冲击疗法「有效」的报道都缺乏循征医学的证据。
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冲击疗法或超大剂量激素治疗都是弊大于利。
4.用于预防输液反应。
有些医生经常在静脉输液中加入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利用其抗过敏作用,预防和减轻输液反应。
5.其他。
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还表现在:
误把激素当作「消炎药」使用、过量使用、骤停骤减、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方面。
版权声明:本文和图片来源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着以传播皮肤科前沿资讯、皮肤美容医疗信息、皮肤病科普知识,服务广大医患为主,内容经整理编辑二次传播,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均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感谢原创为行业做出的贡献,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