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7岁女性因乏力,关节疼痛和面部皮疹3周入院。患者主诉,晨起膝盖疼痛和肿胀难以正常活动,过后症状可有所缓解。无其他显著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F(37.8°C),脉搏8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8mmHg。鼻梁、面颊两侧可见红斑。此外,双侧膝关节积液,踝关节凹陷性水肿。尿液分析显示尿蛋白和红细胞水平异常。
根据上述资料,您认为以下哪项最有助于确诊和指导治疗?
A.留取24小时尿液
B.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C.抗核抗体
D.膝关节造影
E.肾活检
答案解析
该患者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症状,此外,患者还具有SLE的常见临床症状,如关节炎和乏力,可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但患者还表现为高血压,外周水肿,且尿液分析异常,提示可能患有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远期预后不好。早期检测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肾脏结局,因此,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出现活动性肾炎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指标异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应考虑进行肾活检,明确患者组织学特征以及活动度,进而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因此,正确答案为E。
扩展阅读
狼疮性肾炎是SLE患者发生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微小系膜性LN(1型)、系膜增生性LN(2型)、局灶性LN(3型)、弥漫性LN(4型)、膜性LN(5型)、晚期硬化性LN(6型)。
主要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肾功能,或防止肾功能进展性下降。狼疮性肾炎1、2型临床预后较好,治疗方面主要是定期随访及血压控制。24h尿蛋白大于3g的狼疮性肾炎Ⅱ型患者,需给予低、中等剂量泼尼松(即20-40mg/d)治疗1-3个月,后逐渐减量。狼疮性肾炎3、4型或增生性肾炎进展快,需给予积极治疗,主要包括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根据临床反应,给予泼尼松1mg/kg/d,4周以上,后逐渐减量至5-10mg/d维持治疗2年。急性患者给予静脉注射(IV)甲泼尼龙0mg/d,3天,激素初始治疗。非肾病综合征水平蛋白尿及单纯膜性肾病的狼疮性肾炎发病率低,其预后较好。对于肾病综合征水平蛋白尿的LN患者,需要给予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
参考文献:A27-Year-OldWomanWithFatigueandFacialRash:OsmosisUSMLEStudyQuestionoftheWeek.Medscape.February0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