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定义: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2.病因尚不清楚,仅有少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所致。
3.不同病理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
4.起始因素仍为免疫介导炎症,非免疫因素也占有一定地位。
二、临床表现
1.多数起病缓慢、隐匿。
2.病情时轻时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3.蛋白尿常每日1-3g。
4.血尿呈镜下血尿。
5.水肿可有可无,一般不严重。
6.高血压一般仅轻度升高,若血压(尤其舒张压)持续中等以上程度升高,则预后较差。
7.开始数年、数十年肾功能仅轻度受损,之后逐渐恶化进入尿毒症期,出现贫血。
三、分类
1.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3.膜性肾病。
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除外继发性肾炎及遗传性肾炎后,临床即可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前驱感染,潜伏期和血清C3变化均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同,预后亦不同,慢性肾小球肾炎无自愈倾向。
2.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有长期高血压史,尿改变轻微,而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并发症。
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均有原发病表现。
4.Alport综合征多呈性连锁显性遗传,除肾病变外,还有眼(球形晶状体等)和耳(神经性耳聋)异常。
五、治疗
1.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2.积极控制高血压:应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尿蛋白≥1g/d,血压应低于/75mmHg。尿蛋白1g/d,血压低于/80mmHg,并应选择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
3.应用抗血小板药:可用双嘧达莫-mg/d,阿司匹林40-mg/d。
4.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如避免感染、劳累、妊娠,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
项目
急性肾炎
急进性肾炎
慢性肾炎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低盐饮食——急性期
低蛋白饮食——氮质血症
限制液体量——少尿时
同急性肾炎
同急性肾炎
抗感染
青霉素10-14天
无感染时不用
无感染时不用
对症治疗
水肿、高血压、尿毒症
同急性肾炎
同急性肾炎
激素治疗
不宜应用
尽早强化治疗
不宜应用
细胞毒药
不宜应用
尽早强化治疗
不宜应用
血浆置换
不宜应用
尽早应用,10次左右
不宜应用
透析
少数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用
并急性肾功衰有指征者
少用
肾移植
有自愈倾向,不用
病情静止0.5-1年后
极少应用
宝典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