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治疗狼疮性肾炎完全缓解率更高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医院肾内科副主任陈崴教授首先介绍了在EULAR年会上进行口头报告的BLISS-LN研究。这项研究是截至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活动性狼疮肾炎随机、对照Ⅲ期研究,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注射用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性L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余学清教授牵头组织中国15个中心参与研究,贡献79例患者。该研究是继全球3项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BLISS-52、BLISS-76、东北亚研究之后,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狼疮性肾炎的又一项关键证据。研究显示,周,贝利尤单抗+标准治疗组较安慰剂+标准治疗组有更多患者达到主要终点PERR(43.0%与32.3%,OR:1.55,95%CI:1.04~2.32,P=0.)。贝利尤单抗组有更多患者达到关键次要终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贝利尤单抗组患者达到并维持PERR和CRR的比例更高,接受贝利尤单抗治疗组显著减少周内肾脏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贝利尤单抗和安慰剂组安全性相当。这两个指标是狼疮性肾炎危险因素张奉春教授提示,SLE患者抗原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会沉积在肾脏,因此肾脏是狼疮最容易受累的器官。20世纪80年代以前,狼疮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是终末期尿毒症。随着药物的出现,反而由于大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SLE患者生存期延长的同时,感染成为死亡率第一位原因。LN的治疗目标是恢复肾脏功能,但%恢复较难,所以追求最大限度的缓解是至关重要的。医院肾内科部主任、医院科研教育部主任于峰教授介绍,由于肾脏血流丰富,所以狼疮患者肾脏受累比例很高,病理上近%,临床近50%狼疮患者一生中会出现LN。LN发生发展的关键节点是致肾脏病自身抗体的形成,包括两种,抗双链DNA抗体、抗C1q抗体,没有LN症状的患者,这两种抗体早期出现则肾脏受累危险度增加。狼疮患者临床随访时需要定期化验肾功能,除了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