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年年有,今年来势特别猛!
最近办公室好几位同事接连请假,一看朋友圈,全都是带孩子往儿科跑。可怕的是儿科门诊爆满,有家长凌晨一点多挂到号还要等上百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说现在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这样的:
“你也感冒了?我也感冒了。”
医院碰见好几回:
“你家孩儿感冒好了吗?”
还没好,最近又发烧了……
这波病毒有多凶猛呢?
据悉,医院都排起了长队!
很多爸妈忍不住吐槽:“没有深夜去儿科急诊过,不足以谈人生……”“没被流感吓趴,却被排队10个小时给折磨疯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院的情况也差不了太多
儿科门诊大厅24小时不打烊
感冒、发热、嗓子疼、全身痛
类似症状的患儿明显增多
这其中,还不乏“一拖二”
“一拖多”“家庭式”感冒
也许是这波流感太强了
孩子病倒,儿科瘫痪,联想到前段时间“香港爆发流感致余人死亡”的消息,很多家长心里颇为紧张,纷纷发问:最近这波感冒咳嗽到底是什么情况?
经市疾控中心调研,流感病毒正是引发这一轮疾病的病原,其侵袭力强,传染性大,才导致了儿科病例突然猛增。医院检测结果显示,目前流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达40%;另据中国疾控中心检测数据证实,近几周全国门诊、急诊报告的流感病毒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
防治流感,刻不容缓。面对儿童流感高发,家长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实际上,不仅是孩子,成人患者也多了不少,症状基本都是头痛、鼻塞、发烧,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是着凉感冒的症状,用些抗菌素治疗即可;对此,四医院/医院草金院区儿科主任甘林说,部分患者在家服用药物后,反而症状越来越严重前来就诊,诊断后发现患的并非普通感冒而是流感,那得了流感都有哪些症状?
得了流感会有哪些症状?一般患者会突然发烧,体温可达39~40°C,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眼结膜轻度充血等(说白了就是“发烧了、好难受、不想动、不想说话)。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普通感冒与流感症状上的不同:
少数患者并发肺炎、肌肉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是此类重症病例的危险人群。
注意!需及时就医1.如果患儿患病后精神、胃口不好,建议及时就医;2.如果患儿发烧两三天仍不退烧,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3.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情变化比较快,且不会表达,更需要家长留意,及时送医;4.一般而言,季节性甲型流感(H1N1、H2N2和H3N2等)所致的病毒性肺炎等并发症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心肺基础疾病,或既往有热性惊厥的患儿,患流感时容易出现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
不必反复就医1.患儿起病一两天,如果只咳嗽、流涕,精神好,可以在家里观察,多喝水,多测体温。低烧时用温水擦身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医院;2.患儿体温超过38.5℃,可以在家先用儿童退烧药。吃药后,体温降下来了,不再反复,精神食欲好,也医院;3.肺炎恢复期,医生已开有处方口服药物,且孩子精神状态也好,不必为了确认是否好彻底了,医院;
宝宝咳嗽怎么办?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系病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之证。有声音但是没有痰叫做咳,有痰但是无声音则叫嗽,一般多相并出现。
咳嗽原因复杂,分类也较多,大体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
总体饮食原则:1、咳声剧烈者,痰粘稠或者痰色黄,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烈,过度油腻荤腥,不易消化,添加剂过多的食品)2、痰多色白清稀,怕冷,恶风的患儿则更需注意忌食(生冷瓜果,各种酸奶饮料等温度较低的食品)3、忌过咸,过酸,生冷,甜食,油炸烧烤食品。这些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油炸烧烤还易化热生痰,过度酸涩的食物容易收敛气机,使痰不易咳出。4、对于各种咳嗽,均可以白萝卜煮汤代茶饮。白萝卜,味甘辛性微凉,能化痰止咳,消食下气。适用于各种咳嗽。5、感冒不宜给孩子穿太多以捂汗,有很多家长怕孩子本来就感冒咳嗽了再出汗就容易加重,而给孩子穿了更多的衣服,这是不正确的。穿过多衣物反而会导致孩子自身不适,体热不断出汗,更易感冒。咳嗽多由感冒而引起,故需要适度保暖,但不宜过度增添衣物。6、具体的饮食生活建议,简要的分热咳,寒咳,虚咳三个方面来叙述。01热咳
特征热咳特征:
咳嗽痰黄,粘稠,舌质红,或伴有鼻塞流黄绿鼻涕,咽痛口渴,大便干燥等症状。
食疗方1)蒸雪梨做法:可加入川贝放于雪梨掏空的中间,蒸食。适用于:痰少,咳痰困难的患儿2)薏苡仁鲜芦根粥做法:薏苡仁30g、鲜芦根50g,煮水服用适用于:痰少,黄稠;难咳的患儿饮食建议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烈,过度油腻荤腥,不易消化,添加剂过多的食品);宜食用白菜,青菜,茼蒿,萝卜,竹笋,莴笋,空心菜,黄瓜等蔬菜。具体来说,热重的咳嗽,若咳声剧烈,可食用的蛋白质类食物仅瘦猪肉。其余肉类,鱼虾,鸡蛋,牛奶都暂时停止食用。待病情好转再慢慢增加蛋白质摄入。水果可食用少量梨子、枇杷。咳声音不剧烈,病情好转可适量食用蒸蛋和瘦肉。虽不忌葱姜花椒等调料,但八角等烧菜调料,卤味仍需忌口。水果忌热带及温性水果,如荔枝,榴莲,芒果等。
生活建议
穿衣不宜过多,多饮温水,活动不限;天气过热过冷时应减少室外体育活动。
2寒咳
特征寒咳特征:
咳嗽痰白而稀,舌质淡红,多伴有喷嚏,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无汗。
食疗方萝卜葱姜汤
食材: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一小块;
做法:加盐等调料共煮后,饮汤;
功效:刚受风寒,咳嗽时服用,可散寒解表,止咳化痰;饮食建议
忌口的东西较少。可只忌过度辛辣,味道过度浓烈,油腻,荤腥等,如烧烤,火锅,卤菜。同时应根据孩子胃口而量力而食,若脾胃不好,不可强行增加饮食。牛奶,鸡蛋,清蒸类淡水鱼,猪肉,牛肉,鸡鸭肉在非严重发作期都可以食用,以补充营养。
因为长期反复感冒,肺脾多气虚,所以宜食用补气的食物。
如较好的粳米(即北方稻米,非泰国香米等籼米),南瓜,莲花白,香菇,平菇,猴头菇,山药,芋头、土豆,红薯,豆腐
肉类:牛肉,鲫鱼,鲈鱼,兔肉,鳝鱼,猪肚水果:葡萄,栗子,橘子
生活建议
适量增加运动,关键在于保持连续的运动,可以量小,但是可以次数不断增多,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不可过度喂食太饱,以造成脾胃积滞。不可过度穿衣,以造成汗出过多,更易感冒。
宝宝发热怎么办?发热是宝宝常见的病症,当腋下温度上升至37.3℃及其以上时,我们可以说宝宝发热了,有些宝宝自己觉得发热而测体温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中医也称其为发热。01发热的常见原因
中医把发热归于“六淫邪气”所致,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宝宝幼不知事,更换衣被常不及时,汗出当风,外出受寒、过受暑热;另外夏季乘凉过度,空调温度过低都可导致宝宝发热。四川地处湿地,湿气蕴蒸也是宝宝发热的常见病因。小儿脾胃虚弱,加之宝宝常不知饥饱,饮食过度常成为宝宝发热的一大隐患。古语云:“若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饮食过度造成食积不但会引起发热,且长期亦可影响宝宝食欲,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另外,宝宝们喜欢吃的冷饮、冰淇淋、冰冻瓜果等都内伤脾胃导致发热。在西医的认识里,发热一般常因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而引起,另外有些发热并非感染所致,如过敏、疫苗接种等变态反应,癫痫大发作,肿瘤及结缔组织疾病等均可引起发热,还有些小儿是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02孩子发热时,家长可以做哪些护理?
一旦发现宝宝发热,家长都会很紧张,想着赶紧给宝宝退热。其实,当孩子发热是要权衡利弊,再决定是否予以退热处理。发热并非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另统计发热体温变化也可以帮助疾病的诊断。那当宝宝发热时家长应该做哪些呢?1细心的家长会帮发热的宝宝统计体温变化曲线,将每一个小时或者每两个小时的体温变化画成体温曲线,这样就诊时可以方便医生判断发热规律,也为治疗效果的评定提供依据,体温曲线的统计对于长期发热的宝宝尤为重要。
2退热措施:一般宝宝体温在38.5℃以下时家长可尝试用物理方法降温,常见物理降温有解松包被或者减少衣物(适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温水浴(不易过热,水温38-40度为宜),擦浴(用温水擦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行经处;注意胸前区、后颈部、腹部及足底不宜擦浴)。
常见的退热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以及布洛芬(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其中布洛芬不宜轻易自行用药,因为其效果强劲,会容易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判断,尤其对于1岁以下婴儿。
注意事项如果宝宝体温上升至38.5℃以上,或虽然体温未达到38.5℃但以前有过高热惊厥病史或者一发热就容易抽搐;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心肌炎;恶性肿瘤、6个月以下的宝宝以及高热引起宝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退热药物。03宝宝发热时可以吃些什么
总体来说,宝宝发热时饮食的原则即清淡易消化,以流质及半流质为宜,适量饮温水总不会错。鸡、鸭、鱼、蛋、虾等高蛋白的食物是不建议吃的,这样会产生额外的热量,加重发热症状,中医也称为“碍邪”,会导致邪气内留而病情迁延难愈。辛辣燥火及过度油腻的食物,发物(如海鲜、菌类、气味浓烈的食物)也是不宜吃的;此外,冷饮、冰冻瓜果、酸奶这些寒凉食品均应避免。如有家长观察宝宝舌苔较厚,这可能表示宝宝体内湿气太重或饮食积滞,建议这类宝宝水果也暂时忌口。同时,需特别强调:家长常常觉得宝宝生病要加强营养才能帮助宝宝恢复正气,提早康复,其实不然,过早的进补不但不会对病情有所帮助,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们要“狠下心、管住嘴”,与宝宝、医生共渡难关。04流感季,日常生活起居需注意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注意适时帮宝宝们加减衣物,鼓励宝宝们适当运动,不妨经常晒晒太阳,适当接触冷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宝宝体质。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尽量不带宝宝去公众场所。在养护方面,家长要谨记“若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不要过暖、过饱以免损伤脾胃,减弱体质。不排长队一样赶跑流感君!中西医结合是我院儿科一直以来的特色诊疗和保健手段,中医儿科更是坚持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道路,具有较强的治疗、保健及急救能力,并已形成综合手段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流感自然不在话下!
如果不想排长队,可以前往医院草金院区/四医院5楼儿科就诊!看看我们的中医特色疗法吧!
1、中草药汤药
2、小儿直肠滴入
3、针灸疗法
4、小儿推拿、捏脊、按摩
5、中药穴位贴敷
治疗虽重要,预防才是最根本!
专家推荐儿科首席医师:甘林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医院(医院)进修工作一年。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于儿童呼吸、消化、心血管、免疫、结缔组织、泌尿系统疾病及发热、出疹性疾病等的诊治,能熟练的对儿科危重急症进行抢救处理,对围手术期新生儿及儿童的营养支持与管理有独特的见解。主要诊治病种:小儿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肺炎并心衰、小儿消化不良、肠套叠、小儿肠炎、心肌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手足口病、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坐诊时间:周二
科室四医院儿科涵盖儿内科、妇儿肛肠科,是医院的特色重点科室。科室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学士1名,医疗技术精湛、科研教学实力雄厚,注重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密切结合临床,逐步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治疗儿科疾病的医疗模式。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