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上海市肾脏病学界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由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办的“第七届东方肾脏病学会议暨国际肾脏病学会全球继续教育项目”于年9月8日-1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众多肾病领域知名专家汇聚在秋意渐浓的国际都市上海,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和研究人员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肾脏病领域学术盛宴。
东方肾脏病学自年首次召开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在上海医学会和各地肾脏病学同道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东方肾脏病学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成为上海公认的标志性的高水平肾脏病学术会议。本届东方会议恰逢上海市医学会百年华诞,“圆梦百年,聚力同行”。本届论坛继续秉承“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宗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就当前肾脏病领域的热点话题作专题报告,会议内容涵盖了肾脏病基础和临床的各个领域,从临床实用内容到学科前沿知识,实现了多层次覆盖。会议还专为基层医生及全科医生设立了东方肾脏病基层教育论坛暨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知名肾脏病专家就代谢相关疾病和肾脏病的基本知识等方向对基层医生展开培训,受到广大参会者的好评和喜爱。
本届论坛设置了肾移植论坛、精准医学和学科交叉论坛、肾小球疾病论坛、儿科肾脏病论坛、肾脏替代治疗论坛、急性肾损伤论坛、肾脏病临床研究进展论坛、狼疮性肾炎论坛、护理论坛、CKD及相关并发症论坛、肾脏疾病基础研究前沿论坛等多个专场,以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口头报告、壁报评选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上海肾脏病学风采。相信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将进一步增进肾脏学科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地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合作和友谊,共同推动肾脏病界以及整个医学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
学术盛宴,盛况空前
本届东方肾脏病学会议盛况空前,无论是参会人数、讲者数量,还是论文数量、报告场次、学科范围以及研究深度等都超过往届。为期2天半的大会共设4个分会场,安排11场主题发言和77场论坛报告,邀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发言,还有12场口头报告、18场卫星会和篇壁报,就肾脏科研究前沿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大会参会人数达到余人,收到投稿篇,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也说明上海市肾脏病学科和队伍的不断的茁壮成长,肾脏病学事业蓬勃的发展。
大会邀请到陈香美院士、谭蔚泓院士、医院IanDittmer教授、梅奥诊所QiQian教授、意大利维琴察市St.Bortolo医院ClaudioRonco教授等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知名专家,对肾移植、精准医学和学科交叉、肾小球疾病、儿科肾脏病、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肾脏病临床研究进展、狼疮性肾炎、护理、CKD及相关并发症、肾脏疾病基础研究前沿等方向进行探讨,业界知名专家、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进行的精彩丰富的汇报令众多参会者受益匪浅,也激励了许多中青年专家在肾脏病方向的探索热情。
主题报告:精彩纷呈,回味无穷
陈香美院士
医院、国家肾脏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陈香美院士带来了题为“加强肾脏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精彩报告。陈院士介绍了国家肾脏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的各个方面并指出,开展血液净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为了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促进肾病学质控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最终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国家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提供支持。
谭蔚泓院士
医院谭蔚泓院士就“分子医学的基石——疾病的精准分子诊疗”展开探讨。分子医学逐步向个体水平到分子水平的诊疗发展,在分子水平上的肿瘤分型、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取得巨大突破。谭院士团队率先对核酸适体展开研究,其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特征,可重复合成,并且具有靶标普适性,又称人工合成的“化学家的抗体”。核酸适体目前已在基础和临床方向取得一系列进展,利用核酸适体开发现今的分子工具,能够用于转化医学和分子医学,最终利于疾病相关蛋白和分子识别探索。
IanDittmer教授
医院IanDittmer教授介绍了“新西兰肾移植系统——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共同管理”。新西兰的肾移植采取积分制,由计算机算法分配,经过严格审核,并且整个新西兰共享。肾移植名单采取严格的准入制度,根据患者预计存活率判断是否有资格进入名单。肾移植过程中,内科医生负责确保患者的医疗健康,外科医生将与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并执行手术。内外科医生共同判断患者的治疗决策。患者出院前需经过药师、社工、协调员和营养师四方审核同意。
QiQian教授
梅奥诊所的QiQian教授带来了“AKI和CKD患者的酸碱平衡”的精彩讲座。QiQian教授介绍,酸中毒在AKI患者中较为常见,可导致严重后果,酸中毒与患者住院时间与在院死亡率密切相关。酸中毒重要的是逆转酸来源,控制外源性酸摄入。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给予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应综合患者容量负荷、酸中毒原因和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纠正间质性水肿能够改善组织氧供应,酸碱平衡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生理状态。
SydneyTang教授
香港大学SydneyTang教授介绍了“南亚发展中国家的ESRD流行病学和治疗”,带来中国慢性肾脏病管理的启示和思考。南亚是一个人口高密度区,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人口约为6.2亿人,占亚洲人口的15%,世界人口的8.8%。南亚国家的CKD/ESRD发病率逐渐增高,糖尿病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完善的肾脏替代治疗系统和全面的肾脏替代治疗登记,并且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肾脏替代治疗存在差异。在一个缺乏肾脏替代治疗的社会,肾脏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蔡广研教授
医院蔡广研教授就“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是与非”问题展开讨论。随着肾功能的下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酸水平逐渐增加。高尿酸血症主要发生于透析不充分和新开始透析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给予充分透析可显著降低透析前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血液透析患者尿酸水平呈正态分布,低尿酸血症易被忽视。低尿酸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很大程度依赖于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纠正低尿酸血症。
分论坛:聚焦前沿知识,共享学术盛宴
临床研究荟萃
临床研究荟萃论坛旨在介绍肾科最新临床研究,为指南的制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证据,更好地促进临床决策、促进医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该论坛中,陈旻教授带来了“原发性小血管炎诊治进展”,何娅妮教授就“肿瘤相关性肾损害新进展:新认识、新领域、新挑战”展开讨论,郁胜强教授介绍了“预防性水化对造影剂肾病高风险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前瞻、随机、对照、开放、平行、非劣效性3期临床试验(AMACING)”。
精准医学论坛
精准医学论坛围绕肾科精准医学的发展方向,对构建肾脏病精准医学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业界发展肾脏病精准医学,推动传统医学模式变革起到促进作用。论坛上,张爱华教授带来了“线粒体相关性肾脏病诊治进展”的专题报告,刘必成教授就“小管细胞损伤在促进CKD进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展开讨论,徐虹教授提出了“儿童耐药肾病综合征的精准诊治思考”。
海外学者论坛
海外学者论坛邀请到全球一批活跃在国际科学前沿或热点研究领域的优秀肾脏病领域人才,通过学术报告和研讨等形式,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意大利维琴察市St.Bortolo医院ClaudioRonco教授带来了“AKI和脓毒症的精准医学应用”专题讲座,香港大学SydneyTang教授介绍了“肾脏病的干细胞治疗”,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HuiCai教授做了题为“非传统血液净化疗法美国家庭血液透析”的专题报告。
肾小球疾病论坛
肾小球疾病仍然是我国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最常见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是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点之一。肾小球疾病论坛围绕IgA肾病、IgG4相关性小管间质性肾炎、MGR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共进行了四场精彩的专题报告。李雪梅教授带来了“IgAN免疫治疗选择:根据病理有不同选择”专题报告,王伟铭教授介绍了“激素在IgA肾病中的应用”,徐钢教授和孙世仁教授分别探讨了“IgG4相关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诊治进展”、“MGRS的诊治进展”。
代谢相关肾病论坛
代谢相关性肾病囊括的肾脏疾病繁多,累及范围广、后果严重,最终都可以导致终末期肾病并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其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防治至关重要。该论坛上,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生物学系MingyuLiang教授介绍了“高血压代谢新机制”,汪年松教授探讨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精准控制和管理”,郭志勇教授带来了“晶体诱导肾脏损伤的机制”方面的思考。
遗传性肾脏病论坛
遗传性肾脏病论坛聚焦于遗传性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以及在这些疾病管理中出现的挑战和新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并展望了疾病诊断、治疗和相关医疗健康政策方面的前景。该论坛中,吴晓晖教授探讨了“小鼠疾病动物模型研发利用”,马端教授介绍了“遗传性疾病的分类及检测策略”,毛建华教授详述了“儿童常见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的分子诊断”。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论坛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危重病人急性肾衰的首选透析方案,以其保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广泛应用于ICU、心脏科、呼吸科、外科等多学科领域,对于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届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论坛邀请到季大玺教授、滕杰教授、ClaudioRonco教授、孟建中教授等多位著名专家,就“心肾综合征与CRRT”、“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的治疗强度”,“AKI的分子诊断”和“透析触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猝死的防治策略”等方向展开探讨。
慢性肾脏病管理论坛
中国慢性肾病人群基数庞大,慢性肾病患者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加。目前我国慢性肾病的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大部分慢性肾病患者并未得到有效管理,慢性肾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很低,慢性肾脏病管理论坛旨在实现慢性肾病的多维度管理,构建理想的慢性肾病管理模式。孙林教授带来了“线粒体:糖尿病肾病治疗新靶点”精彩讲座,姚丽教授介绍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妊娠管理”,刘玉宁教授探讨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
急性肾损伤论坛
我国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极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有的透析技术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为降低急性肾损伤病人的死亡率,急性肾损伤论坛针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机制、透析治疗新技术等各方面进行了高水平的探讨。张景红教授介绍了“从AKI进展到CKD,转化医学新发现”,李冰教授详述了“急性肾损伤早期生物标记物及治疗新靶点”,丁峰教授探讨了“急性肾损伤中蛋白结合结合毒素的意义及应对策略”。
研究前沿论坛
研究前沿论坛旨在邀请知名肾脏病专家介绍过去几年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前沿诊疗技术理念,更好地促进我国肾脏病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广大肾脏科医生从中获益。张志刚教授带来了“肾淀粉样变的类型和病理特点”专题讲座,郝传明教授介绍了“SGLT2抑制剂,糖尿病肾病干预新靶点”,ZhixiongWei教授详述了“血液滤过技术更新”。
腹膜透析论坛
腹膜透析近年来在不断改良高效腹膜透析液、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此同时,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例及技术问题也日渐增多。为了做好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支持、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治疗,腹膜透析论坛邀请方炜教授带来“从新指南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诊治进展”专题讲座,任红教授介绍“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的新方向”,于青教授探讨“包裹性腹膜硬化症的诊治”。
肾脏病相关问题论坛
肾脏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肾脏病相关问题论坛致力于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推进多学科联合、产学研结合的新型肾脏病诊治模式。ZhixiongWei教授带来了“新西兰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专题报告,叶朝阳教授介绍了“修改版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的专家共识”,占永立教授详述了“HBV-MN与IMN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候特点探讨”。
肾移植论坛
如何优化免疫抑制方案以提高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是肾脏移植领域共同早期如何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