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肾脏?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形似「腰果」,位于人体后腰脊柱两侧与第十二肋骨交界处的位置。绝大多数人拥有左右两个肾脏,而极少数人因发育异常,出现孤立肾(一侧肾脏缺失)、马蹄肾(两肾下极相互连接,形似「马蹄」)、异位肾(如长在盆腔等其他部位)。正常成年男性肾脏大小为11cm×6cm×3cm,左肾略大于右肾;而女性肾脏略小于同龄男性。虽然与中医理论中五脏之一的「肾脏」共用同一个词汇,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2.肾脏有哪些功能?
肾脏基本功能是过滤血液,将身体产生的或者吸收的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等各种有害物质以及过量的矿物质和水份等,形成尿液排泄出体外,是人体重要的「废水处理场」。同时又将滤过出去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入血液,防止有益物质的丢失,从而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除此以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可以生成激素,影响全身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与全身状况紧密相关。比如与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压密切相关的肾素系统;调节钙磷代谢和骨质的活性维生素D3等等。它又是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作用场所。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3.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出现肾脏功能损害,直至完全衰竭的共有的临床状态。当慢性肾衰竭达到晚期,肾脏功能完全丧失,它有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名称--「尿毒症」。但是,虽然大众很熟悉「慢性肾衰竭」这个疾病名称,但这个概念在医学上已经弃用了,逐渐将用「慢性肾脏病」取代。
4.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是什么关系?
慢性肾衰竭代表肾脏功能开始受损到完全丧失的整个过程,医学上为了更好地评价慢性肾衰竭的各个阶段,以便更针对性地提供治疗干预,提出了「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并已经逐步取代了「慢性肾衰竭」的说法。
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出现形态结构上或者功能上的异常,尤其是滤过功能下降,影响它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血肌酐的进行性升高;并且这种异常持续存在,超过了3个月不能恢复,我们就定义它为「慢性肾脏病」。这种异常具体可以体现为血、尿成分异常,或者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根据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慢性肾脏病被人为地划分为1-5期。
同时必须强调,这个定义是人为划分,必须由医生根据临床状况确定,不能自行死板套用。
5.慢性肾脏病有哪些症状?
慢性肾脏病可以由肾脏疾病或者全身其他各个系统的疾病引起。除了这些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疾病相关症状外,肾脏功能受损本身,也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从而出现广泛而非特异的表现。常见如尿量减少,而夜间小便尿量增加;全身浮肿;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全身瘙痒;咳嗽,胸闷气急,无法平卧;甚至可以猝死。而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往往比较隐匿,多数时候对生活并没有任何影响,而不为广大患者知晓和重视。
6.患慢性肾脏病的人多么?
中国有多少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确切的数字。最新的医院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大于18岁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患者约为10.8%,大约9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而其中仅有12.5%的人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不良状态。
7.哪些人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