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1科室介绍
上海中医院肾病学科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中医肾病专科之一。并于年成立上海中医药大学肾病研究所,是融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科所合一的临床治疗、研究创新实体。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上海市重点学科等,在国内中医肾病临床和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学术带头人
何立群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医院肾病中心主任、肾病二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委、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同行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等。先后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日本富山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Baylor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和中标国家自然基金2项、科技部中医药行业专项1项及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上海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上海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推广奖共4项,授权专利2项,出版各种医学书籍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5篇。
科主任
王琛
主任医师,教授,肾病一科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高尿酸血症肾病等肾脏疾病。
高建东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中医肾病研究所副所长兼肾病一科副主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IgA肾病、早中期慢性肾衰、痛风性肾病、多囊肾、尿路结石、肾虚等。
陈刚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肾病二科副主任。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以扶正泄浊原则,采用中医内服与外治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擅长参芪地黄汤加减扶正、制大黄及六月雪泄浊,对肾间质损伤的修复亦有独到之处。
沈沛成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肾病二科副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
3专家介绍曹和欣,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中西医防治早中期慢性肾衰。
蒋宇峰,副主任医师,擅长慢性肾脏疾患的中西医治疗,包括蛋白尿,血尿,慢性肾衰,各类原发性,继发性肾病的诊治,以及肾虚的调理。擅长尿毒症期各类动静脉内瘘手术,插管透析,腹膜透析置管术,尿毒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尤其在血尿的临床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唐英,副主任医师。擅长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早中期慢性肾衰、慢性尿路感染、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药治疗,及肾虚诸证的中医调治。
张昕贤,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痛风性肾病治疗中治疗坚持中医特色,泄化浊瘀贯穿于始终,并择时调益脾肾,标本施治。
邹士林,副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蛋白尿、尿路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
邵命海,副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血管炎肾损害、尿路感染。
杨雪军,副研究员,副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复杂性尿路感染和肾虚调治。
4学科优势目前科室特色和主攻方向是慢性肾衰、IgA肾病、慢性尿感、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糖尿病肾病、血尿、蛋白尿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理论上率先提出扶正泄浊、祛风胜湿方法治疗慢性肾病,并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首创的从湿热、瘀血和热毒的角度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的中药系列方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创制扶正温阳活血方药结合内外同治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拥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首创的健脾清化方和肾衰二号方治疗湿热型和热毒型慢性肾衰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性肾病疗效显著。此外,活血化瘀抗纤灵方治疗慢性肾衰已获得成果转让。
科研工作
科室不断完善肾病研究所和实验室建设,建立科技情报室、图书资料室、中医理论研究室、细胞培养室、生化室和肾病病理室。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共投入资金75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与添置,目前仪器设备完善,拥有垂直净化台、二氧化碳培养箱、日本尼康倒置相差显微镜、超薄切片机、病理组织制备相关设备等。实验室开展Realtime-PCR、WesternBlot、ELISA、免疫荧光等试验技术。实验室还建立了慢性肾衰、IgA肾病和肾纤维化动物模型,建立了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平台及表型评价,建立细胞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体系。
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4项,包括十一五攻关计划、科技部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的有18篇,PUBMED收录39篇,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13项,在国内外肾病领域已形成重要的学术影响。
教学工作
科室在教学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完成精品课程《中医肾脏病学》建设,创立以PBL教学法为核心的综合教改方案,率先完成中医内科病案分析计算机练习系统,通过模拟临床实景,锻炼学生的临证思维,中医内科学已被列入上海市精品课程,何立群教授编写的《中医临床肾脏病学》荣获“康莱特怀”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
学科人才济济,梯队合理,充满活力。共有科室成员23名,正高6名,副高9名,中级1名,初级6名。目前科室硕博士22名,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85人,选派后备学科带头人、优秀人员出国进修学习3人。科室培养出的多位优秀人才还输出到外院担任科主任。
对外交流
学科注重对外交流,与复旦大学现代物理教研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协作开展慢性肾衰微量元素变化的研究,与华东师大生物系共同开展慢性肾衰超氧阴离子作用的研究,与美国Baylor医学院有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多次主办全国性、地市性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学习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