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膜性狼疮性肾炎ISNRPSV型

临床和病理特征

狼疮性肾炎(LN)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诊断需要满足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分类诊断标准。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包括皮肤、肾脏、关节、心脏和浆膜腔。男女发病比例1:9,更常见于非裔美国人。初始发病年龄多见于青少年至30岁,但可见于任何年龄。肾脏受累是SLE主要的临床表现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肾小球表现为多部位、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依据ISN/RPS标准进行诊断分型,主要包括系膜区沉积(I、II型);内皮下沉积伴内皮细胞增生或明显的基底膜(GBM)双轨,常见坏死和新月体(III和IV型,局灶性、弥漫性LN);膜性(V型)。膜性LN(V型)占肾活检SLE患者的15%,通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可合并局灶性或弥漫性LN(III型或IV型),因此其临床特征可能更加复杂,与局灶性或弥漫性LN活动性病变相关的临床症状可同时出现。在这类病变的治疗过程中,蛋白尿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缓解,比单独增生性LN的预期缓解时间更长。

光镜:大多数进展性V型LN,银染可见GBMs突出的表现是“空洞”和“钉突”(早期表现不明显),伴系膜基质扩张和细胞增生。膜性LN合并增殖性LN(III型或IV型),可见活动性病变,包括新月体、纤维素样坏死和/或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或节段性硬化相关的疤痕形成。节段性硬化通常和膜性肾病相关的足细胞损伤有关,这可能很难区分疤痕形成是由活动性病变引起,而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和Bowman’囊锥形纤维粘连,往往提示硬化来自活动性病变而不是常见的节段性硬化。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见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多克隆满堂亮,超过50%的肾小球一半以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表现为IgG占优势或共显性,IgG(核)染色阳性,反映ANA可能阳性。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很少见到颗粒样免疫复合物沉积,特别是C1q。肾小管基底膜和血管免疫复合物颗粒样沉积,既可见局灶性也可见弥漫性,常见不同的淋巴浆细胞浸润。

电镜:大于50%的肾小球超过一半毛细血管袢,常见散在的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伴系膜区沉积,偶见内皮下沉积。内皮细胞胞质可见网状(也称为管网状,tubuloreticular)聚合物。

病因/发病机制

SLE有遗传倾向。细胞凋亡后,细胞核清除异常(由多种环境因素引起,包括紫外线)导致多种核抗原产生,加上B和T淋巴细胞异常,最终形成自身抗体。Toll样受体和树突状细胞激活、高水平干扰素可能使得这一致病过程延续、持久。自身抗体针对各种细胞核成分,包括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自身抗体可结合内源性固有抗原,或来自循环的外源“种植”性抗原,而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沉积的部位决定了损伤反应的应答:系膜区沉积导致系膜细胞增生,内皮下沉积引起内皮细胞增生导致局灶性和弥漫性LN,上皮下沉积引起足细胞反应导致膜性LN。一些药物可能诱导SLE发生LN,尤其是丙基硫氧嘧啶、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和异烟肼。满堂亮免疫复合物GN也可见于部分HIV感染患者但无SLE的临床证据。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也可见于肾小球外,如多种多样的血管病变,包括轻度血管壁沉积、血栓性微血管病,后者通常见于局灶性或弥漫性LN。血栓性微血管病多见于循环磷脂抗体或心磷脂抗体致病,伴或不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坏死性狼疮性血管炎罕见,纤维素样坏死、透壁性白细胞(transmuralleukocytes)和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

鉴别诊断

原发性膜性肾病免疫荧光通常无满堂亮,也没有明显的系膜区、内皮下沉积物,或电镜下无LN的网状聚合物。70%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显示PLA2R阳性,这在LN罕见。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膜性肾病,包括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狼疮样疾病,这必须依赖临床来区别。

诊断要点

50%的肾小球50%毛细血管袢免疫复合物沉积(上皮下和/或基底膜内沉积)

免疫荧光满堂亮,颗粒样毛细血管袢和(常见)系膜区沉积,IgG优势或共显性,电镜可见与上皮下/基底膜内沉积一致的电子致密物

电镜可见内皮细胞胞质内网状聚合物

1

Figure1膜性狼疮性肾炎ISN/RPSV型,肾小球基底膜可见弥漫性空洞(即空泡,蓝色箭头)和小钉突(红色箭头),伴轻度系膜基质扩张和细胞增生(银染)。允许转载于AJKD32(1):e1-e2.1.

2

Figure2膜性狼疮性肾炎ISN/RPSV型伴局灶性狼疮性肾炎ISN/RPSIII型(即V+III),基底膜可见小钉突(红色箭头)、空洞(即空泡,蓝色箭头)和双轨,早期新月体形成(银染)。允许转载于AJKD32(1):e1-e2.1.

3

Figure3膜性狼疮性肾炎ISN/RPSV型伴弥漫性球性颗粒样毛细血管袢和系膜区沉积(免疫荧光,IgG)。允许转载于AJKD32(1):e1-e2.1.

4

Figure4膜性狼疮性肾炎ISN/RPSV型,较多上皮下伴少量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蓝色箭头,电镜)。允许转载于AJKD32(1):e1-e2.1.

5

Figure5膜性狼疮性肾炎ISN/RPSV型伴弥漫性狼疮性肾炎ISN/RPSIV型(即V+IV),较多的上皮下(绿色箭头)、基底膜内(黄色箭头)、频繁系膜区(蓝色箭头)沉积,偶见内皮下(红色箭头)沉积,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电镜)。允许转载于AJKD32(1):e1-e2.1.

6

Figure6膜性狼疮性肾炎ISN/RPSV型,上皮下沉积和内皮细胞胞质可见网状聚合物(蓝色箭头)(电镜)。允许转载于AJKD32(1):e1-e2.1.

参考文献AmJKidneyDis.;70(2):e13-e15

编辑屈凯审核程小红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gr/38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