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丨肾脏内科关广聚
关广聚,男,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医院、医院(原医院)工作,年医院工作至今。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二级教授;肾脏病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组织工程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山东省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肾脏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或特约审稿人;医院副院长。
从事临床内科肾脏病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各种原发性与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谙熟各种疑难、危重肾脏疾病的抢救治疗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尤其对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疗抢救技术造诣颇深,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迄今在国内外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主编大型学术专著4部。
知名专家门诊时间:周三
地点:崇礼楼·2号病房楼一楼保健门诊
“救死扶伤是我们做医生的天职!”
据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因慢性肾衰竭透析人数由年的42.6万人增长至年的余万人。从年至2年美国慢性肾脏病的年发病率由39.4人/百万人口上升至98.3人/百万人口。在亚洲,日本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年的发生率和患病率分别为.5人/百万人口和.7人/百万人口,与美国相近。在发达国家每年收治慢性肾脏病患者达多万人,其中25万为新增患者。在美国和荷兰,普通人群中有6.5%-10%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肾衰竭的危险。据美国第3次健康营养调查统计,2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1%。中国尚无大样本、权威性的调查报道。但医院的小样本调查报告显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占普通人群的9.4%,按此推算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人。所以,许多权威学者认为肾脏病“已开始呈现流行特点”,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公共健康问题。
以关广聚教授为代医院肾脏内科学术团队,经过近二十年潜心研究、不断攻坚克难,在肾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分子肾脏病学、遗传变异和肾脏发育、细胞转运和肾脏生理、激素、细胞因子、信息传递、细胞生长及炎症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了肾脏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如鱼得水,在医学领域扎根四十年
年12月,关广聚在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先后在济南军区总院肾内科和医院肾内科工作,从事肾脏病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年1月,医院(原称山东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他四十年如一日,心系病人,刻苦钻研,不停地向世界肾脏病学研究的高峰攀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参加了“肾静脉血管造影对正确诊断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的专题研究,获得了济南军区医学科研成果奖。此后,他开展了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系列研究,并取得可喜的进展。他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形成、防治,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造福了成千上万的肾病患者。关广聚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糖尿病肾病这一世界性顽疾作为自己医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开始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年起他开始了“维生素E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该研究历时5年,关广聚为之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并对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发现维生素E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3年,该课题研究取得圆满成功,经专家鉴定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我要带领全院、全科室攀登高峰!”
医院刚刚开诊,关广聚所在的肾脏内科,真可谓一穷二白,连他自己在内一共两个大夫,没有独立的病房,床位奇缺,各种治疗设备也都没有,医院没有知名度,社会不认可,门诊量也很低。关广聚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重点抓人才队伍和医疗服务质量建设。二十年过去了,医院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临床科室齐全、人才云集、特色明显、相当医院医院。关广聚所带领的肾脏内科专业被确立为医院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目前已成为全省内科肾脏病学术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并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年门诊量近两万人次,年透析病人近人次,年业务收入达万元。
谈到多年来院科管理的思路,关广聚认为,医院的业务管理首先是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以及人才引进和培养,这是立院之本,医院实现快速、科学、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山大二院建院以来,在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省内外顶尖技术人才的同时,又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力量,以及从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广揽优秀毕业生,逐步形成了各专业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该院以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十几个学科跻身山东省先进行列。关广聚所在的肾内科已成为山东省最早的内科肾脏病学博士点,现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80余名。医院首批确立的临床重点学科,全科60岁以下医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者占%,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95%。
业务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抓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关广聚说,临床工作多年来形成的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正常运行的准绳和标尺,必须抓好落实。通过对医疗、护理质量严格细致的科学管理,该院建院二十年来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行业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于年成为全国第医院医院。
目前,医院肾脏内科对肾脏常见、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疗抢救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对各种疑难肾脏疾病的诊断及时准确;对各种慢性肾脏病采用了中西医一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进展,保护残肾功能,全面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尤其在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血液净化中心是本院首批确立的特色专业,拥有国际一流的血液净化设备60余台,长年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滤过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业务,年平均透析近3万人次,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救死扶伤是我们做医生的天职!”
追求精湛医术、解除病人痛苦,是关广聚不懈的追求,也是他从医最大的欣慰。多年来,不论学术工作和管理事务多么繁忙,他始终坚持临床诊疗工作,每周坐诊、会诊、医疗查房、危重病例讨论,指导年轻医师临床技能培养,各项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
3年,一个来自山东乐陵的患者,曾到过北京、医院诊治,但治疗效果不好。经老乡推荐,慕名来到医院,找到了关广聚。该患者有大量蛋白尿、全身浮肿,尤其腹水严重。关广聚接诊后,认真分析病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病人的诊疗中,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奇迹般地痊愈出院,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这在当时传为一段佳话。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年8月,医院肾内科住进了一名69岁的患者,病情复杂危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全身水肿,乏力,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有咳嗽、咳痰。家人医院诊治,都未查出病因,服用过多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老人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并出现胸闷、气短。
关广聚接诊后,经仔细检查和认真分析,医院多学科会诊,并对患者采取了骨髓穿刺检查,最终诊断为恶性组织细胞肉瘤并骨髓浸润。经精心治疗老人病情缓解出院。此次危重病例的处置抢救成功,充分展示了关广聚所带领的肾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先进诊疗技术优势,以及血液净化中心在对患者的抢救中所采用的连续床旁血液滤过及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肾脏替代治疗技术,为患者治疗提供了保障并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大医精诚。历代名医都注重医德修养。关广聚备受广大患者信任和赞誉,同样源于他的高尚医德。他对病人一视同仁,从不接收礼金,科学合理检查用药,尽量减轻病人负担。由于关广聚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省内外慕名来找他就医的病人络绎不绝。不管在何时,关广聚对接诊的每一位病人都认真询问病史、合理安排检查,精心诊治。近30年来他亲自完成肾活检穿刺近例,年救治疑难危重病人百余例。
年,关广聚组织成立了该院血液净化中心,长年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滤过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业务,年透析病人近人次。
为了给更多的肾病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指导,关广聚教授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积极发起和推进社会公益活动。年,他联合省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的几位知名肾病专家,与齐鲁晚报共同发起成立“山东省肾病病友之家”。该活动免费参加,实行会员制,定期举办义诊、咨询、健康讲座等活动,对病人就医、保健进行科学的指导,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影响。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关广聚在我省内科肾脏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年关广聚被评为山东大学内科学肾脏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年又被评为该专业山东省唯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38名。关广聚教授专业知识渊博,对临床及基础研究均有很深的造诣,富于创新性及钻研精神,这使他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如春风化雨,滋养了满院的桃李芬芳。
谈到恩师的辛勤培育,关广聚的首届博士研究生柳刚深有感触。他说,关老师同时担任业务院长及临床科室主任,临床及行政管理工作繁忙,但他克服困难,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研究生悉心指导,从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到撰写论文,一步步指导到位,并定期检查学习、科研进度,及时进行讲评;从亲自联系实验场地,到保证充足的科研经费,为研究生完成课题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对待学生,关广聚不仅是一位严谨的师长,而且是一位慈爱的家长。他积极开展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及“三种经历”活动,成效显著。他对每一位研究生的家庭及生活情况都有详细的了解。谁生活上有困难、家庭有难处,他都尽力给予帮助。学生生病住院,他亲自过问,联系治疗事宜;一名学生的家长做肾移植,他亲自安排治疗,几次到病房探视。生活上的关心,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也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将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去。
学生也同样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多年来,关广聚指导研究生撰写并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46篇)。其指导的研究生屡获殊荣:校长奖学金1人次(4年,柳刚博士)、立青奖学金1人次(3年,柳刚博士)、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4人次(3年,曹娅丽硕士;4年,吕学爱博士、李学刚硕士;5年,吕学爱博士)、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3人次(4年李学刚硕士,6年吕学爱博士、8年刘海英博士)、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1人次(2年,涂晓文硕士)。近年来,资助研究生参加“中华肾脏病学术年会”等国内学术会议30余人次;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或交流7人次:5年6月,资助文蓉珠博士参加第三届国际肾脏病会议(新加坡);5年9月,资助吴涛博士前往瑞典留学6个月;6年,资助刘海英博士、王海萍博士前往美国联合培养。7年,资助侯香华、陈兵博士前往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年资助柳刚副教授前往美国深造,年资助刘珊珊博士前往美国联合培养,年资助文蓉珠副教授前往加拿大深造。因他在多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做出了的突出贡献,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近二十年来,关广聚不仅填补了山东省临床内科肾脏病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空白,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已遍布北京、上海、山东、福建、四川、云南、辽宁、山西、广东等重要省份和直辖市,并逐渐成长为学术带头人、骨干力量。近20名研究生毕业留院工作,充实了本专业的学科梯队,带动了全省肾脏病学科的持续发展。
关广聚教授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肾脏病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并因此得到了同行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尊敬和认可。在医学科学研究方面,长期致力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理与临床防治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0年,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年,维生素E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年,《新编肾脏病学》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4年,《临床血液净化学》获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7年,TRAIL基因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7年,丹参/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年,肾脏淋巴循环障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获山东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8年,尿绒毛膜酶试剂盒的研制及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科研经费总计0万元。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46篇;主编大型学术专著4部,其中4年《临床血液净化学》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新编肾脏病学》2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指南》已作为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他还说:“医人不得侍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关广聚以此振聋发聩的谆谆教诲为行医准则,在平凡的临床和教学科研工作中,一心一意地取得不平凡的人生业绩。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