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伊利诺伊)—首次制定的狼疮肾炎治疗指南建议医师对所有出现活动性疾病临床证据的患者都进行活检,根据国际肾病学会/肾脏病理学学会分类系统对疾病进行分期,并根据分期对疾病进行治疗。
该指南于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年年会上提出,还建议对难治性疾病使用生物药物,尽管该药物(利妥昔单抗)目前还未被批准用于该用途。
该指南的首席作者、来自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BevraH.Hahn医学博士说,该指南与当前的临床实践相比,主要变化是不再建议用硫唑嘌呤维持治疗。此外,她说,考虑到有数据表明羟氯喹可减少远期肾脏损害,因此让所有患者接受羟氯喹治疗的建议很重要。
该指南将于明年春季公布,其由一个24个成员组成的核心委员会制定。该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搜索并分析了疾病特异性的情况。一个较小的任务组队对最终建议进行了投票。这些建议还需得到ACR优质医疗委员会和董事会的批准。
除了羟氯喹,该指南还建议所有蛋白尿≥0.5g/d或蛋白/肌酐比率相当的患者接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治疗。
其他建议包括维持血压在≤/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g/dL的患者用他汀治疗,以及育龄妇女提供妊娠咨询。
该指南不是建议使用疗效相当的霉酚酸酯(MMF)和环磷酰胺二者之一对III/IV级狼疮肾炎患者进行诱导治疗,而是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选择。然而,该委员会注意到MMF(2~3g/d,治疗6个月)在黑人和西班牙裔患者中优于环磷酰胺。所有患者还应接受静脉(IV)糖皮质激素冲击3天,然后用0.5~1.0mg/(kg?d)泼尼松,数周后泼尼松逐渐减量至最低有效剂量。
该指南还提供了一种环磷酰胺诱导方法的选择:白人或欧洲背景者使用的小剂量Euro-狼疮方案(每2周mgIV,治疗6周);或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大剂量方案(每月~0mg/m2体表面积,治疗6个月)。研究发现,这些方案使狼疮肾炎体征和症状的改善相似。
首次诱导失败的患者应换另一种选择。只有当患者用MMF和环磷酰胺方案均失败后,该指南才建议用利妥昔单抗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数项开放试验已证明,利妥昔单抗对狼疮肾炎患者有益。
病情有所改善的患者可用MMF(1~2g/d)或硫唑嘌呤(每日2mg/kg)维持治疗。
V级膜性狼疮肾炎者应以MMF(2~3g/d,治疗6个月)加泼尼松(每日0.5mg/kg,治疗6个月)开始治疗。如果他们有改善,应接受MMF或硫唑嘌呤维持治疗。如果他们无改善,应开始环磷酰胺(每月~0mg/m2体表面积,治疗6个月)治疗加一次糖皮质激素冲击,然后每日用泼尼松(每日0.5~1.0mg/kg)治疗。
该指南还讨论了妊娠妇女狼疮肾炎的管理。有III级及以上疾病史的妇女如果没有疾病活动的证据,则无需治疗。有轻度疾病活动者应接受羟氯喹(~mg/d)治疗,有临床活动性疾病者应接受需要抑制活动性的剂量治疗,如果有必要还应接受硫唑嘌呤(每日不超过2mg/kg)治疗。
“这些只是为提醒临床医师哪些是好的临床实践而制定的指南。”Hahn医师说。临床医师仍可以不遵循这些建议的情况下治疗个体患者。
StacyP.Ardoin(医学博士,卫生科学硕士,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医院的一位风湿病学家)说该指南很重要,因为它们为医师提供了“治疗的参照点”。
“他们非常公正地介绍可选的疗法。”她说,例如考虑将环磷酰胺和MMF均作为可接受的疗法。Ardoin医师指出,指南建议在根据病理指导治疗决策时应对所有患者进行活检,这为统一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
《ACR狼疮性肾炎指南》全文,可以点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把它分享给需要的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