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狼疮性肾炎(LN)是我国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病程长短,肾活检时平均动脉压、尿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以及是否存在贫血和低补体C4血症,此外随访过程中蛋白尿和血压的控制亦是影响ESRD的重要因素。不同病理类型的LN长期预后不尽相同,值得注意的是III型或IV型伴V型病变时,长期预后取决于增殖性病变。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LN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完全缓解率低,反复复发,仍有10-20%患者10年后会进入ESRD,以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等。鉴于LN的致病机制,我们引入了多靶点疗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多靶点较传统环磷酰胺疗法可将完全缓解率提高20%,缩短到达缓解的时间(13周→9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针对循环自身抗体在SLE中的致病作用,在药物抵抗或疾病急性期药物还来不及起作用情况下,采用血液净化技术(血浆置换、膜式双重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快速清除致病性物质,达到缓解及减轻急性期器官损害的目的。目前该技术在血栓性微血管病、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弥漫性肺泡出血、冷球蛋白血症等并发症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于顽固性LN目前仍是国际性难题,我们尝试使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使部分患者获得了缓解。
研讨主题:1,狼疮性肾炎发生ESRD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2,不同病理类型狼疮性肾炎的预后3,狼疮性肾炎治疗的新进展(多靶点疗法,血液净化技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刘志红院士简历: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布朗(Brown)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常务理事,国际肾脏病全球改善预后委员会(KDIGO)理事。国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全军第十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学领域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总编辑,《KidneyDisease》主编,《AmJofKidneyDis》副主编。
----------------------------------------------------
来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版权申明
凯德传媒《肾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
致力于肾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广告合作、会议合作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或邮件至webmaster
kdmedia.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