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尿蛋白降了,就不会得尿毒症了吗还有不少问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周逊肾内科主任

有许多肾小球肾炎,其主要异常表现就是尿蛋白高.在我国,占据尿毒症第一位原因的是肾小球肾炎,就与患者长期存在尿蛋白有关。比如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及狼疮性肾炎等,如果能够将尿蛋白降下来,就能够降低或避免尿毒症的患病风险,甚至不得尿毒症。然而,你会发现,还有不少肾脏疾病,患者的尿蛋白并不高或不太高,比如多囊肾病及高血压性肾损害等,最后发展成尿毒症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说,虽然降蛋白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并非只要能够将尿蛋白降了,肾病就不会发展成尿毒症。这是因为,影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因素有很多。也就是说,除了尿蛋白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也会伤害肾脏,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

因此,尿蛋白降了之后,肾病患者至少还需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1.隐性感染灶也要清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肾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性疾病,而感染不仅会引起血肌酐升高,让肾病更快与尿毒症接近,感染而且会让尿蛋白更难降下来,它又是肾衰竭的长期影响因素。感染:一般包括容易识别或看得见的显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与肺炎等;也包括不容易识别或看不见的隐性感染,如口腔内的感染与无症状的尿路感染等。显性感染,一般都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再做相关化验检查就能够识别,积极抗感染治疗即可;隐性感染,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可从口腔、尿路、肛周、妇科及消化道等方面进行仔细识别,同时做相应的化验检查,就能够确定,只要能够识别出来,治疗起来并不难。

2.继续将尿蛋白降到位

只是把尿蛋白降了,仍然是不够的,还要看有没有降到位。尿蛋白降了一点与降到位,患者的预后会有很大不同。不一样的肾病,其尿蛋白能够降下来的目标值也会不同。同样一种肾病,降蛋白的目标值还会有个体化差异。微小肾病,尿蛋白降下来的目标值应该是小于0.15g;膜性肾病,尿蛋白降下来的目标值应该是小于0.3g;IgA肾病,尿蛋白降下来的目标值应该是小于0.3-0.5g;狼疮性肾炎,尿蛋白降下来的目标值应该是小于0.5-1.0g;等等。继续降蛋白的治疗方案,可以在原来用药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也可以重新更换治疗方案。举例来说,比如IgA肾病,经激素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仍然超过0.5克,此时可在原来用药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进行治疗。

3.控制血压达标也重要

除了尿蛋白之外,高血压也是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危险因素。合并有高血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更容易发展成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比如,继发肾性高血压的IgA肾病更容易进展成尿毒症、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尿毒症、出现高血压而几乎无蛋白尿的多囊肾病也会向尿毒症方向发展,等等。因此,控制血压达标就显得异常重要。与肾病有关的高血压,首选降压还是RAS阻滞剂,即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因为这类药物有双重作用:一是通过降低全身血压来达到保护肾脏的效果;另一是具有降血压之外的降蛋白与改善肾脏的效果。使用这类药物降血压与保护肾脏,应尽可能使用“最大可耐受剂量”。若血压仍未降至达标,再考虑加用其它类型的降压药。

4.还应解决其它小问题

对于具体肾病患者来说,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及影响肾功能的因素不仅仅是尿蛋白与高血压,通常还会有其它影响因素。比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必须解决血糖不达标的问题;尿酸性肾病,患者必须解决血尿酸未纠正的问题;肥胖相关肾小球病,患者必须解决体重严重超标的问题;慢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必须解决肾毒性药物继续伤害肾脏的问题;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必须解决细菌继续感染肾脏的问题;等等。相对于尿蛋白与高血压,这些或许都是“小”问题,但是,有的时候却是“大”伤害。这些“小”问题也解决了,肾病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就会进一步降低。

结语: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高了,配合经治医生积极采取有效降蛋白措施肯定没有错,但还应尽可能将尿蛋白降至合理区间,同时还必须解决如上四个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希望避免将来得尿毒症。

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gr/10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