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常见的症状并不是在所有的病人身上都有明显的表现,很多患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就被查出了这种疾病。很多患者不知不觉中得了这个病,很疑惑!许多人把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混淆了,简单来说,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但无肯定的关系,慢性肾炎只有15-20%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慢性肾炎的起病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
慢性肾炎的起病方式
1、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未能彻底控制,临床症状及尿蛋白持续存在,迁延1年以上,而演变为慢性肾炎。
2、过去却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史,经数周或数月疗养后,临床症状及尿异常消失,肾功能正常,经过相当长的间隔期(长者可达到多年)以后,因上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或过度劳累,突然出现蛋白尿、水肿或高血压等肾炎症状。
3、过去无肾炎病史,因上呼吸道或其它感染,出现显著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症状。
4、过去无肾炎病史,短期内出现蛋白尿,进行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5、过去无肾炎病史,常因感染或劳累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经短期休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发作,而无明显临床症状
慢性肾炎患者生活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一旦确诊为慢性肾炎,在开始阶段,不论症状轻重,都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3个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活动量应缓慢地逐渐增加,以促进体力的恢复。凡是存在血尿、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或高血压者,或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和积极治疗。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以2-4克为宜。高度水肿者应控制在每日2克以下,咸鱼、各种咸菜均应忌用,待水肿消退后钠盐量在逐步增加。除有显著水肿外饮水量不应受到限制。血浆蛋白低而无氮质血症者,应进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60-80克或更高。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总量,每日40克以下,供给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总热量应在KJ/Kg体重左右,饮食中注意补充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不限量。
3、慢性肾炎病常较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应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