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易于获取,并且比血清更准确地反映出潜在的肾脏炎症和损伤。因此,尿液生物标志物也成为早期诊断以及监测LN的疾病活性和治疗反应的候选物。
那么问题来了,LN中与凝血相关的尿蛋白,如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纤溶分子(即纤溶酶和D-二聚体)是否可用作疾病生物标志物?
图1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四种测定的生物标志物的功能(红色虚线表示抑制作用,而蓝色箭头表示激活作用)
研究显示:
与ILN患者和健康对照相比,ALN患者的尿液D-二聚体、纤溶酶、TF和TFPI均升高。四种蛋白质均与全身性疾病活性和肾脏疾病相关活动。尿纤溶酶在区分活动性LN和非活动性疾病方面表现最好,甚至比抗dsDNA和补体C3等传统标记还要好。此外,与抗dsDNA和补体C3相比,尿纤溶酶和TFPI的组合显示出比尿纤溶酶更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
(LN:狼疮性肾炎;ALN:活动性LN;ILN:非活动性的LN;CKD:慢性肾脏病,HC:健康对照)
尿液中的D-二聚体、纤溶酶、TF和TFPI与rSLEDAI呈正相关;血浆纤溶酶与eGFR在统计学上有负相关,这意味着随着尿纤溶酶的升高,肾功能(由eGFR评估)恶化。
总体而言,尿纤溶酶是狼疮性肾炎中eGFR和肾脏疾病状态的最强独立预测因子。LN的尿纤溶酶和TFPI升高是否是全身性或肾脏内凝血失衡的结果(例如肾内血栓形成)值得进一步研究。
PS:脑洞大开一下,检测尿液之外的其他体液中止凝血标志物对疾病的诊治是否有价值?
配图:宇欣
编辑:大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