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中的医生正是党西强教授,站在他旁边的小女孩名叫雯雯,是他曾经的小患者,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在市疾控中心从事传染病监测防疫工作。
从大学步入工作岗位,从小患者变成“健康卫士”,雯雯也迎来了属于她的医师节。这种奇妙的身份转变医院就医的经历说起,为此,热爱手绘的她还画了一组图记录了自己与党教授的点点滴滴。
“医患情”埋下从医的种子
家住湖南偏远山区的雯雯是个“资深”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年的冬天,12岁的雯雯经常发烧,还出现了面部水肿、蝶形红斑等症状,医院无法确诊,家人连夜把她送到医院。
“没想到第一次来长沙居然是为了看病,当年坐了差不多12个小时的火车才到。”雯雯笑着回忆。
医院度过的,治疗需要骨穿、肾穿,穿刺前医生要用细长的针头要穿破皮肤在肌肉层做数次浸润麻醉,用一个带有倒刺的穿刺针深入肾脏,取米粒大小的组织。
“不要怕,就像蚂蚁叮了一下,不疼的。不信,你看刚刚的小朋友就没有哭呀!”党西强教授用他特有的陕西味儿的普通话耐心安慰,也让年幼的雯雯安心不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后,雯雯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因为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跟踪随访,也是在长期的治疗复查的过程中,雯雯和党教授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大二的一天
医院复查,到病房找党教授看结果。
“哎呀,小姑娘长大了,以前都是爸爸妈妈陪着来的呢,这次需不需要开药?”党西强拍拍雯雯的肩膀,乐呵呵地说。
“没关系没关系,家里还有药。”雯雯忙答道,生怕被看出是因为没带够钱撒的小谎。
“是不是没带钱呀,不要紧,我借你。”因为觉得不太好意思,雯雯连连摆手拒绝,但却在心里感恩了很久。
“记得那天,天是灰蒙蒙的,风是冷飕飕的,但我的心里却是暖的。”
“想懂更多的医学知识,想成为向党伯伯一样的好医生。”这样的想法也慢慢在雯雯心里扎了根。
“我有一朵小花,我想送给党教授”
25岁的雯雯
如今25岁的雯雯已经是党教授的“老朋友”了,有时候党教授不看门诊,医院“全时空门诊”在病房等他。
雯雯爸爸说:
“为了能让更多的患者看上病,党教授牺牲了好多个人时间。13年前,女儿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一直都是找党教授看病,现在控制得很好。”
“党教授是权威,为人也很亲和,最重要的是给了孩子战胜疾病的勇气,我们很信任他。”
实习期间
医学专业的雯雯在心内科实习期间,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临床医生的辛苦。
“想起党教授不管看多少病人,对患者却那么耐心,每次都是笑眯眯的,真的很了不起。”
中国医师节
快到中国医师节了,喜欢手绘的雯雯决定用一副简笔画表达对党教授的感谢——画中的小女孩拿着自己唯一的一朵小花,踮起脚尖送给穿白大褂的医生。
党西强收到后,多次把这幅图当做自己朋友圈的插画。“没想到一副歪歪扭扭的画,党教授居然如此喜欢,想必是读懂了画中的感激之情吧。”
“从医学生到医务工作者”
毕业后
最近,从医学院校毕业的雯雯在教师和疾控中心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
“在党教授身上看到了医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也要以党教授为榜样,做一个有温度的公卫医师。”
一份礼物
党西强教授得知后,特地准备了个小礼物送给雯雯。
“祝贺呀!小姑娘真的长大了。疾病预防工作,是‘上医’的事情,我是看病的,人得病了才看,是‘下医’的工作,祝贺你做的工作比我更高层次,不过我们都是‘健康卫士’。”党西强教授幽默地说。
“很幸运十三年前遇到党西强教授,他随和、热情、耐心,总有一股正能量让你有足够信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面对遥不可期的未来。
”“最最重要的是,他改变了我的工作初心,我看到了他那种用坚守洗净浮华的决心,体会到他守护幼儿健康的仁心,让我开始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而且觉得医学这个专业特别伟大,也让我真正感受到,自己也被真实需要着。
”编辑
龙雅婷
来源
医院
审核
聂臻
责编
王轩
点个在看
为医患暖心事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