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拟募资近16亿元登陆科创板的生物制药公司天广实,今年3月终止A股IPO后,日前正式启动赴港上市。7月5日,证监会披露了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广实”)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
尚未实现盈利
天广实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领域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拥有抗体糖基化改造和双特异性抗体等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并已形成涵盖从抗体药物筛选、优化、临床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研发体系。该公司开发了十余个抗体产品,临床适应症涵盖肺癌、淋巴瘤、白血病、狼疮性肾炎、高脂血症、胃癌和传染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天广实生物年9月2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获受理,年3月29日终止IPO。值得注意的是,天广实尚未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天广实药物产品尚未进行上市销售,公司目前尚未盈利并预期持续亏损。年至年一季度,天广实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万元、.17万元、8.82万元、0万元;净亏损分别为0.21亿元、2.65亿元、1.23亿元、0.45亿元。
天广实表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除MIL60已提交NDA申请并获得受理外,公司所有药物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同时,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预期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将持续亏损。
据了解,天广实核心产品MIL60临床3期及商业化权益已转让予贝达药业。招股书显示,MIL60为天广实研发的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适应症为晚期或复发性非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目前该产品已申报NDA并获得受理,为公司研发进度最快的产品。
贝达药业在年3月与天广实就MIL60相关权益达成协议,分四期向天广实支付项目合作费用万元。双方合作开发MIL60的临床3期试验,并完成申报准备。产品上市后贝达药业负责药品的销售,每年向天广实支付提成费用(该款药物当年净销售额提成8%,期限暂定10年)。在协议中,MIL60产品权益和产品技术,被永久性地独家许可给贝达药业,用于后者在区域内对相关领域的产品开拓。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截至年8月底,全球及中国已上市的贝伐珠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共有5款,其中1款为罗氏制药的原研药,4款生物类似药分别为安进公司的Mvasi、辉瑞的Zirabev、齐鲁制药的安可达及信达生物的达攸同。
天广实在招股书中也承认,MIL60竞品较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截至年8月底,中国已经有14家药企开展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全部处于临床3期或申请上市阶段。较多竞品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且生物类似药的价格通常显著低于其原研药物,可能会对MIL60商业化后的定价和市场份额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研发投入较大
按照原计划,天广实拟在科创板IPO募集资金15.90亿元,用于药物研发项目、抗体药物研发中心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股东方面,公司实控人为李锋,合计控制40.59%的股份。
天广实表示,公司未来仍可能保持金额较大的研发支出,但无法确保研发成功;或者虽然研发成功,也可能无法实现盈利。报告期内,天广实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前准备。年度、年度、年度及年1-3月,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万元、2.67亿元、1.19亿元及.39万元。公司未来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用于在研项目,上市后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
7月5日,证监会披露了天广实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一旦获得受理,天广实或很快就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自年香港上市制度放宽门槛,IPO新规允许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赴港上市。新政正式实施后,生物医药公司掀起赴港上市热。截止至7月2日,共有33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这33家全部在主板上市,从数量上来看,这33家占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家(截止年7月2日)的1.51%;从市值上来看,这33家合计市值1.16万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