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公认的预后不良的难治疾病之一。临床上LN发病隐匿,且多发生于中年群体中,故对老年LN患者的报道较少,再加上老年人群常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病例无典型特征,因此老年性LN极易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病、恶性肿瘤等。该病伴有一定程度的并发症,易使患者发生白细胞计数降低、肠道反应、继发感染、肝脏损伤等一系列症状。临床治疗中用药需十分谨慎。
免疫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LN最常用、也是疗效最显著的治疗药物。环磷酰胺是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之一,通过减少抗DNA抗体及相应复合物在肾小球内的沉积实现治疗目的,但不良反应较大。吗替麦考酚酯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参与免疫反应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抗体形成及黏附因子糖基化,还能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抑制血管炎性病变,可以有效地控制狼疮性肾炎的活动。
为分析探讨联用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性LN的临床效果,国内研究者选择90例LN患者评估联合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性LN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相关生理指标,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研究者认为,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可提升疗效,减少后者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关内容链接: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什么会出现皮肤损伤呢?
小剂量激素也影响狼疮患者的骨密度
“屋漏偏逢连夜雨”---SLE患者更易患抑郁和焦虑?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影响视力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奋斗的小目标—低活动度
尿酸可预测SLE的肾功能
当系统性红斑狼疮遇到人工智能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改变声音?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因你知多少?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日常修炼手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