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炸腮”,想必不少人都对它或多或少有点了解,甚至有些人小时候就得过,一边或两边的脸颊又肿又痛,吃饭都有困难,更有甚者,腮帮子被贴过“仙人掌”,童年的阴影久久挥之不去。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再聊聊“炸腮”.......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中医名称“痄腮”,民间取之谐音还称为“炸腮”,其实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俗称,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肿胀、疼痛为临床特征。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其他腺体组织,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卵巢炎或胰腺炎等。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图片来自于网络
您知道怎么感染的吗?
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的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出现后9天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
您了解它的症状吗?
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见。潜伏期2-3周,平均18天。部分病例有发热、食欲缺乏、全身无力、头疼、呕吐等前驱症状。
部位: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形状:状如梨形,边缘不清,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度触痛感。言语、咀嚼(尤其是进食酸性食物后)疼痛加剧。
时间: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图片来自于网络
虽然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会造成很严重的症状,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神经系统:脑膜脑炎、脑炎、耳聋、多发性神经炎。
腺体组织: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
其他:肾炎、心肌炎。
图片来自于网络您了解怎么治疗吗?
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1.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治疗,至腺肿完全消失为止。
2.高热降温,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
3.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局部消毒。
4.中药可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单味药用板蓝根。
5.局部用紫金锭或如意散加减,用醋调后外敷。
6.出现并发症需针对并发症治疗。
图片来自于网络
您知道怎么预防吗?
1.确诊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
2.易感者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
3.在流行季节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4.室内多通风换气。
5.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图片来自于网络
所以,不管是传染病还是普通感冒等疾病,想要孩子们避免中招,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增强体质,拥有强健的体格,才能使身体免受病毒、细菌的侵扰,享受幸福、快乐的孩童时光。
图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