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
你们好!
经过近四个月的准备与沉淀,年1月4日,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试开园。为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健康,幼儿园做了全面而扎实的防控工作。
现将试开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及要求告知大家,请家长们阅读并积极配合。
开园疫情防控工作1.全面消杀卫生清洁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扇窗户,每一张桌椅,每一份玩具,老师们每天均会按疫情期预防性消毒制度消毒清理环境及物品。忙碌的身影在幼儿园穿梭,为孩子们营造干净整洁、温馨有爱的家的“家”。
2.严格入园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确保每位孩子健康入园,报到时家长们均提供了幼儿14天健康卡,并确保所填内容完全真实;在试开园体验期间家长们进出幼儿园均需提供健康绿码及行程卡,并在大门口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入园。3.晨午晚检每天保健医生严格晨午晚检,监测幼儿健康状况,对来园幼儿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量、五登记”,全面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对体温异常或干嗽、乏力等症状的幼儿,及时送至幼儿园隔离室临时隔离,并通知幼儿家长回家观察,有医院排查。如出现疑似症状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将第一时间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4.个人防护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幼儿个人防护不放松,每天入离园期间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入离园路上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入园后可不必佩戴口罩。进班前在自己学号鞋柜处脱、换鞋,进班后进入盥洗室,按七步洗手法要求用肥皂清洗双手。
长沙属于低风险地区,已经全面恢复生活生产秩序,但疫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昨天和今天的情况都在变化,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期,我们更应该懂得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呢,我们以科普问答的形式展开:
提问者1.新冠肺炎病例越来越少,是否可以出门活动了?
答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出门活动依然有风险,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及出差。出门建议步行或私家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提问者2.室外温度较低,是不是可以不开窗通风?
答开窗通风是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重要手段。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左右,确保室内外空气充分流通和交换。
提问者3.出门必须佩戴口罩吗?
答医院,银行,商场,电影院等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飞机、火车等时;感冒发烧咳嗽时需要佩戴口罩。在人少空旷处、通风良好处或独自驾驶车辆时,可以不佩戴口罩。
提问者4.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佩戴护目镜?
答病毒飞沫入眼导致肺部感染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一般外出时可不用佩戴护目镜。但仍应与人保持一米安全社交距离,不用手揉眼睛。
提问者5.出门需要戴手套吗?
答可以通过戴手套降低接触传播风险,但戴不戴手套都要勤洗手。
提问者6.新型冠状病毒会附着在蔬菜、水果或肉食上造成传染吗?
答这种概率很高。但必须注意饮食卫生与安全,食用前先用流水清洗,建议蔬菜不要生食,水果尽量削皮;食物加工时做到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处理冷冻食品和外包装的过程中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等部位。
提问者7.需要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吗?
答一般不需要。日常采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按七步法要求正确洗手即可。不便于洗手时,可临时使用免洗手消毒液保持手卫生。
提问88.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吗?
答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但仍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出门戴口罩,这点最重要
通风勤洗手,时时要记牢
锻炼睡好觉,体健病难扰
无事不出门,也是立功劳
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场冬雪一场寒,冬季气候严寒,是各种传染病高发时期,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学龄前期幼儿对待疾病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容易受疾病的侵袭。故而在幼儿身边一旦发现这些传染性疾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名称
流感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
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随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首先出现的症状为发热、头痛、咳嗽等,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该病一般不留瘢痕,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通常可见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用具的间接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
1-7天(多2-4天)
10-24天(多14-16天)
14-25天,平均18天
隔离期
体温恢复正常、其它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
至全部水疱干燥结痂或不少于发病后14天
至腮腺完全消肿,不得少于发病后9天
1.开窗通风
在冬季天气晴朗的前提下,请保证每天早晚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细菌的增生。
2.坚持户外活动
孩子的抵抗力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孩子在户外运动时,身体会经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对感冒、气管炎等冬季多发常见疾病的抵抗力,所以家长们不能因为天气原因而不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注意:中、重度污染天气可改户外活动为室内活动。
3.沐浴阳光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预防佝偻病。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冬日暖阳时候,多带幼儿去户外走走,沐浴阳光,感受冬季大自然的独有魅力。
4.注意保暖
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等,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但是运动时要注意孩子不宜穿得太厚、太臃肿,以免妨碍身体的运动,加重身体的负担,乃至出汗太多,毛孔扩张反而招致感冒。
5.合理膳食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日常生活中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幼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流行,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游戏厅、电影院等,如果出门就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安全社交距离,聚餐时不吃生冷及未煮熟食物。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幼儿园在这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理性及科学的对待,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及充分信心去打赢这场“无硝烟”战。我们家园合力,让孩子们能够不畏困难,幸福安康。
撰稿:保健室刘治华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柳琳
审核:刘敏陈典
审批:罗晓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