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三大常规,即血、尿、便常规,特别是宝宝生病,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时,医院或就近的社区门诊,要求进行这三大检查,可以基本排查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无感染迹象,从而可以更好的制定宝宝的治疗或调护方案,并且可以避免滥用抗生素(只有细菌感染才是使用抗生素的指标)的现象出现。
STEP1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同时CRP还是疾病?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STEP2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甚至,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STEP3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STEP4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STEP5第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这个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万、万。
STEP6第六,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0.92,正常值是0.05乣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说明这个孩子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STEP7第七,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STEP8第八,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过10,如果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率超过18,他一定会高烧3天以上才能好转,不管用什么药。
二、尿常规
正常人尿液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是可以的,但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则提示泌尿道有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或尿路感染等,尤其女孩更应重视。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为阴性,在发热、剧烈运动,或是孕妇妊娠期也会可偶然出现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则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但需进一步检查血液相关指标。
尿潜血试验正常情况为阴性,阳性的意义还需结合尿红细胞镜检、尿蛋白情况等综合判断,以排除肾脏或泌尿系统疾病可能。
除了发热的情况之外,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潜血、白细胞、尿蛋白等,均提示肾脏-泌尿系统存在疾病可能,首次尿常规检测异常者,必须进行第二次的尿液复查,如先后二次检查均有异常,则应及时就医诊治。
三、便常规
在日常调护上,家长应经常观察宝宝的尿液和粪便情况,大致判断宝宝的内环境情况。肉眼检查大便情况,一般就可大致了解宝宝的消化情况:
(1)大便臭秽,提示蛋白质消化不良;
(2)大便酸抽或带泡沫,提示淀粉类食物消化不良,引起肠内发酵旺盛;
(3)若大便外观呈奶油状,则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4)粪便中的奶瓣(即乳凝块),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若量不多,一般没有临床意义。
粪便的颜色和其中所含胆汁的化学改变有关。
人乳喂养时粪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的作用,氧化为胆绿素,使大便略带绿色。牛乳喂养时大便偏碱,可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
若牛乳喂养儿大便呈绿色,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是腹泻将至的象征。
若胆道有梗阻,则大便呈灰白色。
大便呈黑色为上消化道有出血,或服用铁剂、铋剂所致。
大便正常或稍干表面带有血丝,多系肛门裂口或直肠息肉引起。
若出血外,有大量粘液而粪质极少,同时伴有阵发性哭闹,可为肠套叠的表现。
若为脓血稀便,则应考虑为痢疾。
若带有粘液或如蛋花汤样的大便,则可考虑为“秋季腹泻”。
便常规检查主要是看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寄生虫等。当大便检查出有红、白细胞在“+”至“++”以上,就可以认为是菌痢;只查出白细胞,说明是肠炎;只查出红细胞者,多半是肛裂或直肠息肉;检查出虫卵,则可从大便中查出蛔虫卵等。
此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有出血倾向,若结果时阴时阳,则消化道溃疡的可能性大。
贝康乐小儿推拿
0
贝康乐小儿推拿让体弱的宝宝变健康,快速改善孩子体质,让健康的宝宝更健康!
关爱儿童健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