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英文版发表以来,医院心内科汪道文教授团队已经受邀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举行了10余场学术报告,和国外专家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诸多共识,同时也弥合了不少分歧。
在暴发性心肌炎居高不下的病死率面前,迫切需要集合全球学界学者的智慧来共同攻克这一难关。10月19-20日,“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诊疗”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武汉召开,来自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团体的顶级专家齐聚江城,就暴发性心肌炎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会议论证和修订了暴发性心肌炎诊疗中国方案,签署成立暴发性心肌炎诊疗国际合作小组,启动全球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这意味着,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疗的“中国方案”国际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好啦,关于此次研讨会最重要的重点划完了接下来,和小编一起重温这场学术盛宴吧Leslie.Cooper
Cooper教授是美国心脏协会梅奥医学中心心肌炎基金会主席,是心肌炎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军学者之一。
他带来了题为《对于暴发性心肌炎病因学及病理生理学过程的新认识》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与仅限于血液动力学支持和神经体液调节的治疗措施相比,基于缓解免疫损伤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疗效。
Cooper教授认为这次会议将全球该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聚集在了一起进行了讨论,这对于探索更好的暴发性心肌炎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汪道文教授团队开展的暴发性心肌炎研究十分有意义,他的报告令人印象深刻。”Cooper教授认为,汪道文教授的工作对于世界上其他医疗中心的救治工作有参考意义,并期待可以在不同的研究中心就暴发性心肌炎的研究展开深度合作。
EnricoAmmirati
EnricoAmmirati教授来自意大医院,同时还是“德加斯佩里斯心脏中心”的负责人。
医院以心脏病诊疗闻名全球,具有悠久的心脏学研究历史。“我个人十分赞同由汪道文教授提出的暴发性心肌炎救治方案。”Ammirati教授说,如采取机械循环辅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Ammirati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他们研究了例心肌炎患者,比较了暴发性心肌炎和非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不同表现。他们发现,两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都是40岁左右,早期症状都存在呼吸困难,左室射血分数都严重降低。但是,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较非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更低,仅为22%。
这和“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中诊断暴发性心肌炎要重视血流动力学的主张是一致的。
KarinKlingel
来自德国UniversityHospitalTuebingen的KarinKlingel教授在暴发性心肌炎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方面卓有建树。
她指出“心内膜活检”(EMB)在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Klingel教授认为,与核磁共振相比,EMB可以识别潜在的病因和炎症类型。如巨细胞性心肌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心肌炎、心肌结节病或淋巴性心肌炎。
这对于度过急性期之后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意义重大。
Klingel教授赞赏了汪道文教授的工作,她认为在中国多个中心进行的临床试验证实了汪道文教授所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
她指出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暴发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她积极肯定了这次集中国际专家到一起讨论,能综合各国的救治经验,有助于全世界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救治更过的病人。
BernhardMaisch
Maisch教授为武汉医院心内科如此高的救治成功率点赞,惊叹于医院救治的暴发性心肌炎病人数量远远超过国外报道的数量。
他盛赞基于汪道文教授在暴发性心肌炎领域的成就,召开这一会议并展开讨论十分有意义。
CarstenTsch?pe
来自德国柏林Charite医学院Virchow医院的Tsch?pe教授在报告中比较了ECMO以及Impella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影响。
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在德国应用广泛的Impella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有效,也充分肯定了汪道文教授的研究成果。
“武汉医院能够收治如此多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是十分可贵的。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有助于完善大家对暴发性心肌炎的了解。”
除了以上几位大咖外,来自意大利米兰大学的G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