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实验室

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实验室诊断11个检查是考试中重要章节内容,小编为您整理相关考点内容“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实验室诊断11个检查”如下,希望可以帮助你尽快掌握考试重点难点。

血液的一般检查

1.血红蛋白(Hb)参考值:男性——g/L;女性——g/L。

红细胞(RBC)参考值:男性(4.0——5.5)×/L;女性(3.5——5.0)×/L。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参考值低限,但>90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0g/L。极重度:Hb<30g/L。

成人白细胞数>10.0×/L称为白细胞增多,<4.0×/L称为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血小板计数:参考值:(——)×/L。临床意义:血小板>×/L称为血小板增多,<×/L称为血小板减少。

2.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药物过敏反应、血清病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减少:见于伤寒的极期、应激状态(如严重烧伤、大手术)、休克、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3.淋巴细胞:

增多: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血栓与止血检查

1.出血时间测定:

参考值:6.9±2.1分钟(测定器法),超过9分钟为异常。

临床意义:出血时间(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显著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C缺乏症。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DIC。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测定: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APTT又是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有脑膜刺激症状需明确诊断者。疑有颅内出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及瘫痪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脑脊液检查的禁忌证:颅内压明显增高或伴显著视乳头水肿者。有脑疝先兆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者。局部皮肤有炎症者。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HBV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也可由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HBsAg阳性:是HBV现症感染的标志,见于乙型肝炎患者、HBV携带者和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硬化、肝癌患者。

抗-HBs阳性:感染后3——6个月出现,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见于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曾经感染过HBV和乙肝恢复期。

HBeAg阳性:是病毒复制的标志,传染性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HBeAg持续阳性,则有转为慢性感染的趋势。

HBcAg阳性:HBcAg阳性提示病人血清中有HBV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免疫学检查

免疫球蛋白(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有抗病毒、抗菌、溶菌、抗毒素、抗寄生虫感染以及其他免疫作用。血清中的Ig分为五类:IgG、IgA、IgM、IgD和IgE。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单克隆增高:表现为5种Ig中仅有某一种增高。见于:①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IgM单独明显增高;②多发性骨髓瘤:可分别见到IgG、IgA、IgD、IgE增高,并以此分型;③各种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寄生虫感染时IgE增高。

(2)多克隆增高:表现为IgG、IgA、IgM均增高。见于各种慢性炎症、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Ig减低:见于各类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血清中5种Ig均有降低。

AFP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血清中AFP>μg/L可作为诊断阈值。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1)漏出液:

原因:非炎症所致;

外观:淡黄,浆液性;透明度:透明或微混;

比重:<1.;凝固:不自凝;黏蛋白定性:阴性;

蛋白质定量:<25g/L;葡

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细胞计数:常<×/L;

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学检查:阴性;

乳酸脱氢酶:<IU。

(2)渗出液:

原因:炎症、肿瘤、物理或化学性刺激;

外观:不定,可为黄色、脓性、血性、乳糜性等;

透明度:多混浊;

比重:>1.;凝

固:能自凝;

黏蛋白定性:阳性;

蛋白质定量:>30g/L;

葡萄糖定量: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常>×/L;

细胞分类: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恶性肿瘤患者可找到癌细胞;

细菌学检查:可找到病原菌;乳酸脱氢酶:>IU。

肾功能检查

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指标。

2.血肌酐(Cr)增高的程度与慢性肾衰竭呈正相关。

3.血清尿素氮(BUN)是血中非蛋白氮类物质的主要成分,约占50%。90%的BUN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当肾实质受损害时,GFR降低,使BUN增高。BUN测定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4.血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临床意义

(1)血β2-MG测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的敏感指标。在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上,血β2-MG增高比血Cr更灵敏,在Ccr<80ml/min时即可出现,而此时血Cr浓度多无改变。若同时出现血和尿β2-MG增高,但血β2-MG<5mg/L,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可能均受损。

(2)任何使β2-MG合成增多的疾病也可导致β2-MG增高,如恶性肿瘤、IgG肾病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3)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对β2-MG重吸收减少,尿液中β2-MG排出量增加。

5.莫氏试验可了解肾脏的稀释-浓缩功能,是反映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状态的敏感试验。

尿液检查

1.尿量:正常成人0——0ml/24h。

(1)多尿:尿量>2ml/24h。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有浓缩功能障碍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及精神性多尿等。

(2)少尿或无尿:尿量<ml/24h或<17ml/h为少尿;尿量<ml/24h为无尿。

2.尿液颜色:正常新鲜尿液清澈透明,呈黄色或淡黄色。

(1)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2)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为阳性。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恶性疟疾和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3)胆红素尿: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见于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3.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狼疮性肾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等。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感染性疾病,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管病变,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炎晚期、肾病综合征等。

4.颗粒管型尿:

(1)粗颗粒管型尿见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药物毒性所致的肾小管损害。

(2)细颗粒管型尿见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后期。

淀粉酶活性增高的意义

淀粉酶(AMS)活性增高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6——12小时血清AMS开始增高,12——24小时达高峰,3——5天后恢复正常。如达3U/L应怀疑此病,超过0U/L即有诊断价值。尿AMS于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尿中AMS活性可高于血清中的1倍以上,多数患者3——10天后恢复到正常。

其他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癌早期、胰腺外伤等。

非胰腺疾病:急性胆囊炎、流行性腮腺炎、胃肠穿孔、胆管梗阻等。

常用生化检查

1.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临床意义:

T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类脂性肾病等;长期高脂饮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等。

TC减低:严重肝脏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钙拮抗剂等。

2.血清钠测定临床意义:

(1)增高:血钠>mmol/L称为高钠血症。高钠血症见于:①摄入过多:如输注大量高渗盐水。②水分丢失过多:如大量出汗、长期腹泻、呕吐。③尿排出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以及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等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排尿排钠减少。

(2)减低:血钠<mmol/L称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见于:①胃肠道失钠:如幽门梗阻、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引流。②尿钠排出增多:如慢性肾衰竭多尿期、大量应用利尿剂,以及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③皮肤失钠: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④消耗性低钠:如肺结核、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粪便检查

1.粪便颜色及性状:

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婴儿粪便呈金黄色。

(1)水样或粥样稀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急性胃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米泔样便见于霍乱。

(3)黏液脓样或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呈暗红色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脓样或脓血便为主。

(4)冻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菌痢。

(5)鲜血便多见于肠道下段出血,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

(6)柏油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7)灰白色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8)细条状便多见于直肠癌。

(9)绿色粪便提示消化不良。

(10)羊粪样便多见于老年人及经产妇排便无力者。

2.粪便细胞检查:

(1)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痔疮、直肠息肉等。

(2)白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大量出现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3)巨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仅十余天内,就有三位医学工作者离我们而去,真的是医不自救吗?

这几项常见肿瘤考点资料,即将考试的你不得不看!

提前了解这些,科学备考!才能高效提分!

临床消化系统必考点、大概率考点、常考知识点

考前必看!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汇总!

这位医生,“你是什么垃圾”?

年医师资格报名人数多少?实践技能通过率是多少?

考前必看!年医师综合笔试各类别分值比例

医师资格考试能不能过,就靠它了!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sl/423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