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春夏季交替流行病预防昌平一中教育集团

鍖椾含鎵佸钩鐤e尰闄㈠ソ http://m.39.net/pf/a_8812944.html

/戴口罩/不聚集/多洗手/

春夏季交替

流行病预防

春夏交替是各种传染病、腹泻病和皮肤病发病的高峰期。下面是一些预防这些疾病的小常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学生常见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学龄前儿童普遍易感等特点。

01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可见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烂,疼痛明显。部分患者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02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

03传播方式:

密切接触是其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文具、食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

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病毒容易滋生,若食品加工保存不当,再加上学生的消化系统不成熟,贪食冷饮,饭前便后不注意洗手,很容易发生腹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问题。腹泻时机体不但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严重时还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引起酸碱中毒。

如果学生发生了腹泻,不要让他们不吃东西,这样反而会加重腹泻,可以让他们吃易于消化的如粥类的流质食物,还可以适当补充糖盐水。

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夏季高温,使用空调降温导致室内外巨大温度差,很容易使学生得感冒。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经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在人群密集且通风欠佳或密闭的场所里病毒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猩红热病

猩红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是发热、咽喉肿痛,全身布满猩红色的皮疹,这个病的高发年龄段是3-7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孩子可能不会太注意,它的传播途径经常是飞沫传播,比如面对面的说话、咳嗽、打喷嚏,就可能会传染附近的孩子,这个病在过去有一定的病死率,但是现在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医疗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这个病认识也比较多,就诊治疗都比较及时,所以这个病并发症现在比较少见,一般预后比较好。但是因为这个病是一个链球菌感染,所以在发病2-3周后可能会出现一个变态反应,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所以一般建议发病后2-3医院进行复诊。

学生生病后在家中

护理5要点

如果家庭中已经有学生感染疾病,为了避免家庭内的交叉感染,家长要这么做:

1.发现患病的学生要马上隔离,不要再接触其它学生。

2.学生的餐具、水杯、毛巾等要专人专用,使用前后均要充分清洗进行消毒。

3.学生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家具、地板等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

4.学生的排泄物要妥善处理,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后倾倒。

5.家庭中照料学生的成人也要注意给他处理便便、呕吐物、漱口后均要认真洗手,最好由专人照顾患病的学生。

聚集性疫情的发现

1、晨午检

检什么?发热、腹泻、皮疹、结膜红肿、黄疸、呕吐。要点:发病时间(精确到小时,确定首发病例)、体温、腹泻/呕吐次数。

2、因病缺课追踪

对于出现传染病相关症状的学生及时进行追踪,如诊断为传染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是否出现住院/重症病例。

3、现状:个别学生在家出现病例后不向学校报告,学校发现有病例后未采取措施,达到聚集性疫情标准后未上报。

4、建议:班级出现1例发热、腹泻、呕吐、皮疹、结膜红肿、黄疸病例后加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hz/8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