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长安兴国小学预防传染病增强自我保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孩子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家长应了解秋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家长和学生应避免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3.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经空气传播,儿童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干净如常。患病后产生免疫力。

4、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5、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常先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1-2日后出现腮腺肿胀,先发生于一侧,1-2天内另一侧也肿大,也可两侧肿大,2-3天内达高峰,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严重者颌下、颈侧及面颊的软组织也发生肿胀,边缘不太清楚,有弹性感觉,触摸时感觉疼痛,张口咀嚼时更明显。并发症主要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合并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肾炎、耳聋等。病后一般可获终身免疫。

6.出血热

出血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属于一类传染性疾病。在农村等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出血热可以出现爆发和流行。出血热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发热、颜面、颈部、前胸充血超红、头痛、腰痛、眼眶痛等症状;随后患者由于大量的血浆外渗而产生低血压,甚至休克的症状;随着尿量的减少,部分病人可能产生尿毒症的症状;之后患者尿量增多进入多尿期;最后进入恢复期,逐渐恢复各脏器功能。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防鼠、灭鼠是消灭本病的关键。做好食品、环境、个人卫生,必要时可用出血热疫苗预防注射。

7.手足口病

此病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流行。以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为特征。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等多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早期症状: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8猩红热

猩红热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起病急,体温上升,高者可达40℃。潜伏期为2~12天,多数为2~5天。起病多急骤,以发热、咽峡炎和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85%~97%患者有发热,多为持续性,可高可低,近年来发热轻而短者增多。伴有头痛、食欲缺乏和全身不适等。一般发热持续1周。98%患者有咽峡炎,咽部初感干燥,继而疼痛,吞咽时加重。80%左右的患者有扁桃体肿大,可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点片状脓性渗出物,易于抹去。多数皮疹在第2病日出现,始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数小时内延及胸、背、上肢,24h左右到达下肢。典型皮疹表现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帽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退色,去压后红色小点即出现,随之融合成一片红色,绝大多数患者皮疹呈全身分布。皮疹多为斑疹,但也可见到隆起突出的“鸡皮样疹”,偶有带小脓头的“粟粒疹”,此与皮肤营养及卫生情况有关。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疹。皮肤常有瘙痒感。

9.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除轮状病毒外最主要的导致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它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强,可耐受的酸碱度值范围为2-9,在60℃下加热30分钟仍具有活性,在低温下可存活数年,因此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它是喜欢黏上食物的病毒,大约有一半的食源性疾病是由它引起的。主要污染贝类、水果、叶类蔬菜和饮用水,食物和水是它主要的传播载体。它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可以感染任何人,而且可以多次感染。

10.狂犬病

11.布病

布病又称之为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种传染性疾病。人得了布病会出现发烧、多汗、浑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肝脾肿大等。羊、牛、猪等牲畜携带的布鲁氏菌会通过以下途径传播给人:

1.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如接羔、饲养、屠宰、剪毛、挤奶等。

2.消化道传播:喝生奶、被污染的水,吃未煮熟、未烤透的牛羊肉。

3.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等。

预防控制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勤洗手,不食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

2.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多汗、关节酸痛等症状时,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不要生吃牛、羊肉。吃火锅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爆炒牛羊肉时,也要炒熟才能吃。

虽然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各种传染病的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按时完成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了解和掌握一下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教室、电脑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商场、浴室等。

4、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应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培养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11、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它们拒之门外。

长安兴国小学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hz/8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