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1日讯:年底月末,各大公司的奖励又要出来抢头条了。而那些没有完成业绩的单位、员工,也被“励志”,裸跑、干白酒、俯卧撑……
杭州26岁的王小姐不幸成为了被“励志”的员工,惩罚项目是做深蹲。悲催的是,王小姐做了个深蹲后双腿剧烈疼痛,尿液呈酱油色,到医院一检查,肌酸激酶飙升到9万多U/L,是正常人上限U/L的倍,“肌溶解”了。王小姐今年26岁,在杭州一家销售公司工作。回想起前些天的“励志”活动,她难过又委屈。“其实可以说是被连累的,我们销售团队分几个组,10月份我们这一组完成了目标任务,但团队另外一组没有完成。结果上面要求团队所有几十号人每人深蹲个。”王小姐苦着脸,“不少同事做六七十个也就算了,我们组的头特别顶真,非做个,5分钟完成。”
王小姐平时也练瑜伽和跑步,身体还算不错,不过“励志”的前几天连续熬夜,正好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她蹲到60个时明显感觉吃不消了,但领导说了必须完成,后面几十个是咬着牙被同事架着完成的。做完个深蹲,头晕眼花,双下肢疼痛剧烈,站都站不起来了,下班都是朋友扶着回到家的,“若在蹲六十个时就打住,应该不会在病床上了。”本以为休息一晚就没事了,可谁知,第二天早上醒来,王小姐双腿疼痛更加严重,并且肿了起来。去药店配了点药,熬了一天,但疼痛没丝毫缓解。半夜上厕所,她惊恐地发现尿液竟呈酱油色。这下王小姐慌了神,清晨5点多就医院挂急诊。
肾脏病科医生张维说,王小姐入院时情况是不太好,尿潜血4个加,肌酸激酶达到9万多U/L……诊断是“横纹肌溶解症”。医院还算及时,治疗后病情好转较快,一周后肌酸激酶已降至U/L,昨天,王小姐已出院回家休养了。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医院肾脏病科副主任医师陈茂盛博士介绍,横纹肌溶解俗称肌肉溶解,人体的肌肉包括心肌、平滑肌及骨骼肌。
其中,心肌及骨骼肌是有横纹的,人体的横纹肌大多是骨骼旁边负责运动的肌肉。因多种毒理学原因或机械刺激,引起骨骼肌细胞发生破裂时,肌红细胞被释放到血液里,它会被肾脏滤过。由于肌红蛋白可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很多:固定姿势压迫肌肉、过度运动、高压电电击、全身性痉挛、烧伤或被重物压伤以及部分药物不良反应,甚至酗酒等都有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临床上常常表现为急性肌疼痛、肌肉痉挛、肌肉水肿,触诊肌肉有“注水感”,全身表现可有恶心呕吐和酱油色尿。约三分之一的病理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早起伴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磷酸血症。一般来说,3个月后症状可完全缓解。不过如果一直不治疗,肾功能会因此坏死,只能通过血透维持生命。
深蹲真的这么有害吗?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浙江医院骨科副主任毕擎教授说,下蹲运动应该是一种简便的健身法。无需器具和场地,在家里、公司办公室里或公园便可进行,但任何运动都要循序渐进,把握好度。
拿下蹲运动来说,一个下蹲的节奏大致是5至6秒钟(每分钟10个左右),到接近下蹲的最低位置时,有意放慢速度更好。第一次做下蹲运动应该在20个左右,一天还可分2~3次进行,比如每次下蹲20或30个,每天运动5~15分钟。
下蹲时还要注意呼吸方法:下蹲时,吸气;站起来,呼气。运动量的大小,要自己把握好,在每次活动之后稍有气喘,脉搏跳动1分钟在次以内,全身感到舒适最好,王小姐应该说是过度伤身了。
毕擎提醒,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下蹲运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体质虚弱的老人;有关节疾患者,如半月板软骨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此外女性孕期经期也不宜。
老年人做下蹲运动时,手应把住床头或其他扶手,缓慢而平稳地做,下蹲速度不宜快,最好一次做10个,一天不要超过5次。
专家介绍:
何强副院长及肾脏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医院管理协会血液净化分会透析血管通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肾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肾脏协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年度获评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坛新秀”。长期从事肾脏移植和肾脏病的临床和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移植肾临床免疫耐受诱导、器官移植相关免疫分子的作用机制、肾脏损伤尿液标志物检测、高品质透析和血液净化技术开发、微创技术、腹膜透析置管及难治性肾病相关分析机制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名医馆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陈茂盛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博士后,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内科疾病,对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以及中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体化”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对糖尿病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肥胖相关性肾病等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五项。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毕擎骨科副主任,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运动医学及关节疾病治疗专家。浙江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关节和脊柱专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修复与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医学系、温州医学院外科学研究生毕业。曾在法国和香港等地学习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WH医院做访问学者,年德国基尔LUBINUS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年起在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系统学习肩关节镜和膝关节镜技术。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1年,主持多项省厅级课题。擅长骨科疾病的微创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在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谐。
名医馆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