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狼疮性肾炎生理
狼疮性肾炎炎症
狼疮性肾炎红肿
狼疮性肾炎治疗
狼疮性肾炎感染
狼疮性肾炎发作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望被治愈,研究人员发现基

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且易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除了对患者皮肤造成损害之外,还会累及患者的多种内脏器官和结缔组织。据美国狼疮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国已有超50万人患有该疾病,而在全球范围至少有超万名患者。

红斑狼疮可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以及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为常见,约占所有患者的70%左右,同时也是红斑狼疮中最为严重的类型,临床表现包括疼痛、皮疹、疲劳、发热、关节肿胀等一系列症状,容易复发病变损伤各种器官,超一半的SLE患者会出现永久性器官损伤,因此SLE还有“不死癌症”之称。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疟药物等,但绝大多数都难以治愈且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除此之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也尚不明确,医学界一些观点认为该疾病与家族遗传和环境诱因有关。

近日,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等院校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一个名为TLR7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并揭示出阻断TLR7通路将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和治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来源:Nature)

目前,这项研究以“TLR7gain-of-functiongeneticvariationcauseshumanlupus”(TLR7功能获得性遗传变异导致人类狼疮)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上。

“寻找有效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阶段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可能会产生严重副作用,导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高级组长CarolaVinuesa博士说道,“这是首次发现TLR7突变会导致狼疮,我们的这项研究为该疾病的产生机制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图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CarolaVinuesa(来源:FrancisCrickInstitute)

年,CarolaVinuesa毕业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她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并于年被任命为该大学的免疫学教授。年,她被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年,被选为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目前,CarolaVinuesa还是上海交通大医院中澳个体化免疫学研究中心(CACPI)联合主任。

研究:证实基因突变是狼疮产生机制

这项研究的试验者是一名来自西班牙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她在7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该疾病。然而,CarolaVinuesa团队发现,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却没有患狼疮,这也就意味着,狼疮并非都是由家族遗传引起的,肯定还存在着其他致病因素。

随后,研究团队对患者的DNA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他们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个性化免疫学中心进行遗传分析时发现,患者TLR7基因中出现了一个名为YH的位点突变。

▲图

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和配体结合模型的患者和小鼠中的TLR7变体(来源:Nature)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TLR7基因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入侵的病毒,携带TLR7的细胞发现RNA病毒入侵后会产生干扰素来阻止病毒繁殖。但是,当出现基因突变导致过度激活免疫细胞时,这些免疫细胞会错误地认为它们正在遭受病毒攻击,进而释放过量的干扰素,开始“无差别”地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和组织。

“我们在患者体内发现了一个看起来非常可疑的基因突变,即TLR7基因突变,因为它只存在于患者体内,而她的父母的身体中却没有。”CarolaVinuesa表示,“尽管先前曾有报道称TLR7基因可能在狼疮患者中被过度激活,但是之前的研究尚未证实该基因与狼疮产生之间的关联。”她补充说。

于是,CarolaVinuesa团队便假设:TLR7基因的YH位点突变导致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产生。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该基因突变信息引入健康小鼠体内,结果小鼠也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表现出了病症,试验表明他们的假设是对的,TLR7基因突变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图

小鼠出现狼疮症状并导致器官损伤(来源:Nature)

团队通过更深入地细胞研究发现,突变导致TLR7蛋白更容易与一种叫做鸟苷的核酸成分结合并变得更加活跃,进而增强了免疫细胞的敏感性,使其更有可能错误地将健康组织识别为入侵物并对其发起攻击。

研究人员还发现,除了淋巴器官中表达B细胞外,TLR7信号异常也增加了B细胞存活率。为了验证B细胞存活是由于增强的TLR7信号传导所致,研究人员将TLR7突变小鼠与缺乏MyD88(一种TLR7下游的衔接蛋白)的小鼠杂交,其后代并未出现自身免疫、异常B细胞存活以及所有细胞和血清学表型,进一步证实了TLR7突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作用。

产业:正与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新疗法

数十年来,全球层面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药物堪称“匮乏”。

20年,FDA批准了葛兰素史克(GSK)开发的Benlysta抗体药物用于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成人患者。Benlysta是FDA批准的首款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药物,也可以算作是数十年来首个获批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药。

去年8月,FDA批准了阿斯利康(AstraZeneca)开发的Saphnelo抗体药物,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患者,这是近十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迎来的第二款药物。

据了解,阿斯利康开发的Saphnelo是一款靶向I型干扰素受体的抗体,它可与I型干扰素受体的亚基相结合,进而拮抗所有与I型干扰素(包括IFN-α、IFN-β、IFN-ω)相关活动。

▲图

阿斯利康开发的Saphnelo抗体药物(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hz/1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