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在治疗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器官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肝移植等)抗排斥作用、系统性血管炎、银屑病等时发挥了神奇的效果。
药物都是双刃剑,在产生治疗效果同时,有副作用。如果副作用大过效果带来的益处,应该弃之!
吗替麦考酚酯是麦考酚酸(MPA)的前体物质,是MPA的2-乙基酯类衍生物。国外商品名为骁悉,国内叫赛可平、艾惜等其它名称,还有其他品牌的商品名。它是微生物代谢类高效免疫抑制剂。体内效能成分为MPA,MPA是高效、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
根据说明书以及部分文献的报道,节录一部分。
(1)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MMF减量可以明显减轻胃肠道反应,之后可以逐渐恢复到原剂量。较重反应需要对症治疗,比如服用胃肠动力药改善腹胀,服用蒙脱石散等改善腹泻。严重的不良反应(出血等)或者对症治疗无效的,可以考虑更换其他免疫抑制剂。
(2)感染
服药前3个月时感染高发期。可能导致各类感染如:细菌感染(肺炎、淋巴结炎、丹毒);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真菌感染(念珠菌、曲菌)。一般的感染症状,MMF减量服用,并且针对性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抗真菌药品进行治疗。如感染难以控制,则需要停用MMF。
(3)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低色素贫血。其中以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最多见。白细胞/mm3时需要减少MMF剂量,待恢复后可考虑恢复原剂量;如/mm3则需要停药。严重的贫血症状需要及时停药。此外可采用升白胺,利血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等对症治疗。
下面几个动物实验也值得我们参考。
①致突变作用研究:
MMF在小鼠淋巴瘤/胸苷激酶测试和体内小鼠微核试验中显示出基因毒性。在细菌恢复突变试验,酵母有丝分裂基因转换测试以及中国仓鼠哺乳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均未显示基因毒性。
②生殖毒性研究:
MMF口服剂量达20mg?kg-1?d-1对雄性大鼠未显示出生殖毒性作用。该剂量为推荐肾功能移植和心脏移植患者用量的0.1、0.07倍。雌性动物生殖毒性研究显示,口服4.5mg?kg-1?d-1导致子代动物畸胎(主要为头部和眼睛)。该剂量为推荐肾功能移植和心脏移植患者用量的0.02、0.01倍。对母鼠、子鼠的生育能力和生殖参数无明显影响。致畸胎研究显示,大鼠6mg?kg-1?d-1、兔mg?kg-1?d-1出现胎儿吸收和畸形,该剂量为推荐肾功能移植和心脏移植患者用量的0.03~0.92、0.02~0.61倍。
③致癌作用研究:
以小鼠进行的为期wk的致癌作用研究中?吗替麦考酚酯每日用药剂量达mg?kg-1?d-1未显示出致癌性。最高剂量分别为推荐肾功能移植(2g?d-1)和心脏移植患者(3g?d-1)用量的0.5、0.3倍。在以大鼠进行的为期wk的致癌作用研究中,吗替麦考酚酯每日用药剂量达15mg?kg-1?d-1未显示出致癌性。
由于其在动物中具有致畸作用,对孕妇可能产生致命的伤害,则孕妇是禁用的。根据肾脏移植后儿童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数据,MMF推荐剂量是口服mg/m2bid(最大至1gbid)。在接受心脏或肝脏同种异体移植的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当然,在临床中,免疫抑制剂(包括MMF等)的副作用的发生常常不易明确,因为一方面是基础病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其它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需要对各种药物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王申东,孙倩,丁静.新型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J].齐鲁药事..24(6):.
[2]罗卉,左晓霞,游运辉.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4(10):-.
[3]赵明辉,陈香美等.霉酚酸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81(9):-.
[4]吗替麦考酚酯说明书.
你可能还喜欢阅读如下内容:
肾穿刺的意义
肾移植配型知多少
干细胞治疗IgA肾病
喜讯!猪肾移植人不排斥
肾移植手术是怎样做的?
机头有收获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