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焱艳图片来源
摄图网
TMT行业新闻
1、华为宣布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定名MateX2,将于2月22日发布
华为宣布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X2将在2月22日正式发布。此外,从知情人士获悉,华为MateX2镜头供应商为舜宇光学和欧菲光,屏幕供应商为三星。(来源:财联社)
2、华为、北汽新能源合作车型“华为版”4月发布,11月上市
从北汽新能源获悉,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合作的“华为版”车型将于今年4月发布,11月上市。此外,北汽新能源IMC架构方面,BE21平台将有阿尔法t和s二款车型推出,之后会有基于BE22平台产品推出。(来源:财联社)
3、苹果新专利:AppleCar或可识别交警手势
据媒体报道,苹果最新曝光了一份识别交通手势的新专利。专利显示,AppleCar可通过传感器识别交警的手势。此外,车辆可配备命令确认装置,用于向交警确认车辆对交通分流条件或机动命令的理解。一旦检测到并确定,从指挥交警那里收集的信息“可以与其他车辆和设备共享,或者存储在数据库中”。(来源:品玩)
4、中芯国际:计划今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成熟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
近日消息,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和梁孟松表示,目前晶圆代工行业产能紧张,特别是对成熟制程的需求依然强劲,预计公司成熟产能将持续满载。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预计今年资本开支为4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的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及其它。产能建设方面,我们计划今年成熟12寸产线扩产1万片,成熟8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来源:证券时报)
5、小米正式发布隔空充电技术,率先在小米11上实现
据了解,小米隔空充电,技术核心在于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自研的隔空充电桩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以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精准探测手机位置。目前小米隔空充电技术,已经实现了数米半径内,单设备5瓦远距离充电。(来源:界面)
6、半导体销售年超亿美元,美国销售占比近半
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亿美元,整体增长6.5%,抵消了今年新冠疫情早期全球订单下滑的影响。数据还显示,销往美国的芯片规模约为.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另外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年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进口金额超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6%,创下历史新高。(来源:一财)
7、百度回应造车进展:正在组建智能汽车公司,各方面进展顺利
百度正在江浙沪地区招揽造车的人才,而百度造车的合资公司,百度约占51%的股权,吉利占49%。对此,百度方面回应记者:“正在组建智能汽车公司,各方面进展顺利。”据了解,百度新组建的智能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并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继承百度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方面的基因,利用Apollo的自动驾驶能力。(来源:澎湃新闻)
8、三星将新建一条6代OLED产线,OLED应用领域及渗透率加速爆发
为了响应IT产品市场需求,三星Display计划在忠南市牙山A4工厂中搭建了一条笔记本电脑OLED生产线。随着5G和智能时代等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需求不断增加,OLED面板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各大面板大厂均开始加速OLED产线建设。除三星外,国内京东方、天马和维信诺等公司也在加速布局OLED产线。随着OLED产线建设的加速,相关产业链公司受益。(来源:政权时报)
9、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平台启动
北京市经信局近日授予百度公司“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平台(百度飞桨)”资质,这也是本市首个AI产业方向创新应用平台。该平台将建立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为北京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此次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平台启动后,将依托飞桨提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与转型所需的算力、工具、生态建设等相关资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重点服务北京各行业和领域企业挖掘市场需求。(来源:北京日报)
生物技术行业新闻
1、礼来、GSK、Vir合作开发中和抗体组合疗法;FDA批准首款口服狼疮性肾炎创新疗法
AuriniaPharmaceuticals公司日前宣布,美国FDA已批准Lupkynistm(voclosporin)上市,与背景免疫抑制疗法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成人患者。新闻稿指出,Lupkynistm是FDA批准的首个LN口服疗法。这也是美国FDA去年12月底批准Benlysta(belimumab)之后不到两个月批准的第二款狼疮性肾炎新药。(来源:药明康德)
2、1月31日,港交所正式挂出诺辉健康聆讯后招股书
“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2月将登陆港股18A,拟募资3亿美元。高盛和UBS为联席保荐人。公司持NMPA批准且目前唯一“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旗下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和噗噗管?)均NMPA获批并正式开始商业化。在研产品则面向胃癌和宫颈癌筛查。股东有君联、启明、鼎珮、奥博及RockSprings等。后者为美国癌症早筛标杆精密科学投资方。(来源:36氪)
3、中国已有16个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临床试验,其中7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30日在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上说,目前中国已经有16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7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疫苗已经附条件上市。(来源:新华视点)
4、约30亿美元囊获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管线,Horizon拟收购VielaBio
HorizonTherapeutics和VielaBio宣布,双方已达成一项协议,Horizon将以大约30.5亿美元的数额,收购VielaBio。Horizon将收获VielaBio公司已经获批的抗CD19单克隆抗体Uplizna(inebilizumab-cdon),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研发管线中的多款在研疗法,以及VielaBio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科学专长和生物制品开发方面的深厚经验。(来源:药明康德)
5、晶泰科技与新格元签署AI癌症靶向药研发合作
以数字化、智能化驱动药物创新的AI药物研发企业晶泰科技与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公司新格元生物科技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各自平台在靶点筛选和新药发现方面的优势,共同针对几种亚洲人群常见肿瘤的潜在靶点进行新药研发,为癌症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一代创新药。(来源:药融圈)
6、7.85亿美元打造HIV治愈性疗法,吉利德科学达成合作
吉利德科学(GileadSciences)公司和GritstoneOncology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一项合作和许可协议,合作研发一种基于疫苗的免疫疗法,支持吉利德科学发现HIV感染治愈性疗法的努力。吉利德科学和Gritstone将利用Gritstone专有的疫苗平台开发HIV特异性治疗性疫苗,由自我扩增mRNA(SAM)和腺病毒载体组成,抗原由吉利德科学开发。(来源:药明康德)
7、1.5亿欧元开发下一代mRNA新冠疫苗,葛兰素史克达成合作
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和CureVac宣布,双方将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开展一项新的1.5亿欧元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mRNA新冠疫苗,它有潜力采用多价疫苗策略在一款疫苗中提供对多个新冠突变病毒株的保护。GSK还将在年支持生产高达1亿剂的CureVac第一代新冠候选疫苗CVnCoV。(来源:新浪医药)
8、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蛋白和抗体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设计出两款基于病毒蛋白的生物传感器,当与新冠病毒的组成成分或靶向该病毒的抗体混合时,传感器就会发光。这一突破有望实现更快、更广泛的新冠病毒检测。(来源:科技日报)
投融资
1、“嘉晨西海”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
“嘉晨西海”近日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浙商创投跟投,天使轮领投方凯风创投继续追投。本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多个传染病疫苗产品和肿瘤治疗药物产品在国内和国外的临床试验。嘉晨西海成立于年,主要致力于mRNA创新药物的研发。(来源:36氪)
2、“迈步机器人”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深圳市迈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星辰基金和四环医药联合领投,浙江德宁、联想创投跟投,其中联想创投连续四轮持续加注。迈步机器人总经理陈功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迈步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渠道开发。迈步机器人一直专注于外骨骼机器人及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来源:36氪)
3、云服云商科技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蓝驰创投领投
近日,北京云服云商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蓝驰创投领投,御势资本跟投。在确定本轮融资一个半个月前,云服云商刚完成第二轮天使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的属地化管理能力建设、产品矩阵的开发和运营、数据和推荐能力的提升,以及供应链的持续优化。(来源:36氪)
4、医疗机器人公司“磅客策”完成两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近日,磅客策(上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两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联想创投领投,金沙江联合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穿刺机器人技术研发、临床、推广和AI+超声+机器人技术平台的建设等。磅客策是哈工智能孵化的一家医疗机器人公司,专注于研发用于医疗穿刺机器人。(来源:36氪)
5、云原生API处理平台“支流科技”完成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APISIX背后的开源商业化公司“支流科技”宣布完成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真成投资领投,真格基金跟投。本轮融资将加速支流科技在产品研发、开源社区、生态构建和国际化方向的推进。支流科技在年6月开源了云原生API网关“ApacheAPISIX”,并在同年10月将其捐赠给Apache基金会开始孵化。(来源:36氪)
6、瑞思普利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推动吸入给药技术国产化
专注吸入给药技术应用开发的创新医药企业瑞思普利近日宣布,已经完成总金额近2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科投资领投,元生创投、同创伟业、前海母基金、天峰资本、倚锋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充公司现有GMP产线,开展高端吸入制剂和吸入创新药等管线布局。(来源:动脉网)
7、乐准智芯完成万元Pre-A轮融资,化学发光生物芯片已进入市场
年2月1日,生物芯片及检测平台开发企业“乐准智芯”宣布完成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三诺生物领投,深圳瑞享源跟投,北拓资本担任本次交易财务顾问。资金将用于建设生产车间和开发新产品,并推动公司化学发光生物芯片、仪器和降钙素原化学发光试剂盒等产品的市场销售工作。(来源:动脉网)
8、诺博医疗完成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医院物联网平台
国内领先的以物医院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诺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博医疗”)今日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领投,深圳高新投、嘉铭浩春、玖菲特跟投。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诺博医疗的独家财务顾问。(来源:动脉网)
9、颐圣智能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AI医院解决病案质控问题
北京颐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颐圣智能)近日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梅花创投领投,老股东远毅资本继续跟投,北拓资本是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颐圣智能AI病案质控产品的持续升级和市场推广。(来源:动脉网)
10、绿叶制药获得高瓴资本12.5亿港元战略投资
高瓴资本通过大比例股权投资与绿叶制药达成战略合作,依托自身在全球创新药市场的广泛布局和产业投资,与绿叶制药实现完整的从研发创新到产业化及商业能力,从国内到国际市场整体平台的有效嫁接。(来源:投资界)
11、高端半导体设备企业“普莱信智能”完成1亿元B轮融资
国内高端半导体设备企业“普莱信智能”近日宣布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由元禾厚望领投,老股东云启资本、光速资本、复朴资本等跟投。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助力普莱信智能推进先进封装设备、MiniLED巨量转移设备等产品研发和量产,帮助公司全面掌握先进技术,加速半导体封装设备国产化,同时帮助公司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建立华东分公司及全球化市场推广。(来源:36氪)
政治与资本市场
1、近70家公司发布退市风险提示
近日,A股“最严”退市规则已落地满月,刚刚公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也提出,要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1月份,A股市场中共有6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开年以来,两市已有67家上市公司发布退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其中,47家为ST板块的上市公司,占比70%。在刚刚过去的年,有16家公司退市,为历年之最,对比年的10家公司退市,增速明显。(来源:央视财经)
————————END————————
乔贝资本CHOBE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