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厚德载物感恩奋进”——第七届贵州省道德模范暨第二届贵州省文明家庭颁奖仪式在贵阳隆重举行。往届道德模范代表、新当选的道德模范或其亲人、文明家庭一同出席了这个展示道德力量与文明风采的盛典,接受鲜花和掌声、荣誉和致敬。
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文明家庭”6个篇章。每个篇章通过播放短片、颁授奖章、致敬礼赞、文艺表演等形式,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文明之美,展示了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黔南州5人获得贵州省道德模范分别是:王华银、韦腾境、胡奎、刘道敏、王胜林
黔南州6户获得贵州省文明家庭分别是:许胜昌家庭、李开林家庭、罗建明家庭、颜正南家庭、肖绍珍家庭、李颜艳家庭
授奖仪式上,我州王华银、韦腾境被授予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胡奎、刘道敏被授予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王胜林被授予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许胜昌家庭、李开林家庭、罗建明家庭、颜正南家庭、肖绍珍家庭、李颜艳家庭被授予贵州省文明家庭称号。祝贺他们
道德模范
王华银,男,年生,中共党员,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的村民。身高1米2,一家7口人,弟弟、妻子也都是残疾人,因残致贫,让他家成为了贫困户,但他不想做贫困户,立志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自己的奋斗,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
年,经慎重思考,决定回乡创业,开启他的致富梦。年从开始养殖时的3头增加到了33头,养牛事业风生水起。年3月,和两个村民共同投资50多万元,将土地连成一片,带领周边11户农户(其中6户残疾人)组建银富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资金不够,就通过小额信用贷,边建设边投入,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投资多万元,建成圈舍10余栋,总面积0多平方米,吸引带动周边村民60余户发展养殖。坚守这份“初心”,近年来,他免费为周边作养殖技术指导余人次,参加市内外宣传宣讲达余场次。
曾获得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全省“脱贫攻坚群英谱·致富能手”、省残疾人十大杰出典范、第四届“黔南骄傲”十大年度人物、“福泉好人”-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韦腾境,男,年生,贵州独山人。独山县困境儿童关爱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黔南州青年联合会委员会委员。
年在外务工期间,因儿子意外去世而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8年来,通过组织参与公益活动、设计公益项目、建立儿童服务站等形式,韦腾境累计服务孤残老人余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超0人次,筹集慈善资金万余元,拍摄公益活动照片00余张。他发起“Y+1微助学”公益项目,资助了30余困难学生,并为他们筹集学习用品、衣物等物资。在极贫乡镇和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筹建了3个“益童乐园”儿童服务站,带着妻子和孩子进驻站点,为了留守儿童筑建了一个温馨的乐园。除此之外,他还关爱抗战老兵、服务孤寡老人、组织乡村支教、开展各种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韦腾境组织参与的集体活动超过余个。
先后获得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好网民”等荣誉。
胡奎,男,年10月生,瓮安县普通公交司机。年4月11日下午16时,生命定格在这个时刻;他用最后的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普通公交司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年9月初,胡奎到瓮安县城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公交驾驶工作,至今工作已将近10年。10年来,他始终按照“安全第一、乘客至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方针,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无闻地认真工作着,安全行驶70万公里,从未发生任何大小交通事故,从未与乘客发生纠纷,没有一起乘客投诉事件。年4月11日下午四时许,胡奎身感不适,迅速靠边停车,踩住了刹车,拉住了手刹。完成停车动作后,胡奎立刻起身疏散乘客进行换乘,随即他打通了儿子胡云峰的电话进行求救。当其儿子赶过来时,胡奎已经失去生命迹象,医院后经医生诊断因突发哮喘抢救无效死亡。他用最后的精力,避免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使17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刘道敏,女,年3月生共青团员,龙里县人,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电子商务系电子商务专业级学生。
9岁时,因一次车祸,双手肘关节以下被迫截肢,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道敏来到龙里县残联学游泳,年,成功加入黔南州残疾人游泳队,年加入贵州省残疾人游泳队。年考上了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电子商务系电子商务专业,在黔南职院老师的关怀和悉心教导之下,刘道敏有了质的蜕变,实现了华丽转身。在年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夺得女子SB6级米蛙泳第一名,女子S6级50米蝶泳第一名,女子S6级50米自由泳第二名,女子SM6级米混合泳第二名、女子S6级米自由泳第四名;年伦敦世界锦标赛,夺得米蛙泳第一名,年英国伦敦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在女子SB6级米蛙泳项目中以1分29秒08的成绩,刷新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夺得第一名,并荣获50米蝶泳第五名,米混合泳第五名。刘道敏同学20天内两次刷新世界纪录,成为贵州省高校中唯一一个在一个月内两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大学生。
王胜林,男,年4月生,接过爷爷和父亲照顾麻风病人的任务,一家三代在崎岖的山路,给麻风患者架起了生命的天桥。
年,王胜林爷爷王玉春抛弃世俗眼光、抵住身边亲戚朋友的歧视压力,自告奋勇站出来承担照顾麻风村病人的工作。年,王胜林父亲王开国接下爷爷手中的爱心接力棒,担当起继续照顾着麻风村里的重任,但过度繁重工作染上肺结核,在年不幸过早离世。时年16岁的王胜林,答应父亲的要求,用稚嫩的双肩继续挑起照顾麻风村老人的重担。顺着爷爷和父亲开辟出来的羊肠小道,踩着他们的脚印,25年,一直走在前往麻风村的山路上。三代人无怨无悔挥洒青春汗水在水乡的大山里,坚守信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老人服务,是我们实际工作行动的优秀楷模。
文明家庭
01
许胜昌家庭
许胜昌,男,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坪阳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年在都匀技工学校,学习机电专业,毕业后先后到广东深圳、东莞,浙江温州、台州等沿海一带城市打工10年,8年回家乡,凭着骨子里透露着的年轻人朝气与精明,一边摸索,一边考察,带动群众种茶叶,由承包亩到现有多亩,解决就业人员30余人,每年发放工资上百万元,发家致富。9年到云南学习饲养竹鼠技术回来后,从小规模到大规模饲养竹鼠,每年以竹鼠为主菜单发展农家乐年收入30多万元。
年,许胜昌与妻子蒙秉仙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一直以来,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共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把小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条。妻子是坪阳村七组山歌文艺队的队员,两个孩子都在都匀上学,周末时候会接到坪阳家中一起度过愉快的周末,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和邻里、长辈一起过节,平时在家里打理家里的农作物茶叶、海花草。
许胜昌一家人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主动帮困结对,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健身锻炼,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02
李开林家庭
李开林,男,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财险贵州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李开林与妻子徐昌兰于年结婚,两人现在育有一个儿子。李开林家庭是一个积极进取、文明向上、和睦又充满朝气的家庭,家庭始终秉承“遵纪守法、信诺守言”的理念。
在工作学习之外,李开林是一个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热衷向社会贡献力量,3年来,在黔南州中心血站,有着李开林30余次的献血记录。作为妻子的徐昌兰同志也不甘落后,医院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岗9年来,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迟到早退现象,视病人为亲人是她做好此项工作的唯一宗旨。年初,在大年三十的清晨,徐昌兰怀着身孕返回了单位并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申请,要求到抗疫第一线去参加此次抗疫战斗。
李开林的工作任务重、在外出差时间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03
罗建明家庭
罗建明,男,中共党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瓮安二中教务处主任。妻子李绍兰,瓮安县肉联厂下岗职工。罗建明、李绍兰家庭现共有4人(健在的母亲和读大学的儿子),夫妻俩相濡以沫,携手度过了近三十年的风雨。
罗建明老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在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他对学生亲如父母,历届学生都亲切地称他为“罗妈”。从教二十余年,先后有曾向东、兰江等数十位家庭困难同学在他的帮助下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如愿以偿圆了大学梦。为了维持家庭和支持丈夫的工作,妻子李绍兰在瓮安二中当起了一名临时清洁工。工作之余,她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照顾家庭。除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还总是毫无怨言照顾患病父母,经常一个人带着患有严重帕金医院检查治疗,陪患有内风湿的婆婆四处求医问药。
罗建明夫妻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尊重孩子,又不失管教,儿子罗涛从小谦虚有礼,学习成绩也很突出,精通乐器、文学,在自己的努力下,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尽管罗建明父亲已因病去世,但这个家庭在罗建明、李绍兰的相濡以沫、罗建明母亲的谆谆教诲、罗建明儿子罗韬的的共同守护和建设下,不忘初心,温馨如故,幸福绵长。
04
颜正南家庭
颜正南,女,中共党员,龙里县董下小学教师。她是一个对家庭充满爱心的人,在婆婆患白血病、母亲患唇癌的艰难时刻,隐瞒自己狼疮性肾炎的病情,节省开支为二老看病求医,直到支撑不住晕倒在讲台的那一刻;对学生充满爱心,她执教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个个品德优秀,教授的学生曾获龙里十大孝星少年荣誉,自己也连续获得乡村最美教师称号;对社会充满爱心,闲暇时常带上孩子们上敬老院做义工,力所能及地对困难老人献爱心。左邻右舍有什么不便,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她用行动演绎了什么叫“爱的奉献”。
在学校,她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地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学生们的各方面表现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在家里,夫妻俩互敬互爱,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处处是孩子的榜样,是兄妹表率。儿子张天阳很懂事、很有爱心,多次主动参加义务献血;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儿子张医院当志愿者,在服务期间不怕困难,不求回报,坚守岗位40天,从不落下一次,分别获得了团省委、省志愿者协会,中共龙里县委宣传部颁发的最美志愿者证书。年,颜正南患上红斑狼疮肾炎,病魔差点夺走她的性命,在配合医生的治疗下,有幸地活了下来,所以她很珍惜现在机会,也很知足,一家人用坚强、乐观的行动影响身边每一个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始终相信:家和万事兴,明天会更好!
05
肖绍珍家庭
肖绍珍,女,企业退休人员。作为继母,50年如一日重复做着细心照顾瘫痪的女儿,在平凡人生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大爱无疆,用亲情为女儿搭建温暖港湾,用无私奉献让女儿感受家的温暖。
自年与丈夫李诗荣结婚以来,作为继母的肖绍珍把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全身瘫痪的女儿李月莲视如己出,50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守护。为了给女儿治病,她和老伴用尽了所有资金,至今还住在50年代的老房子里。50年来,老人几乎成了女儿的“专职护士”,喂水喂饭、擦身按摩、端大小便,甚至连扎针灸、注射现在都能自己熟练操作。在老人的精心照顾下,尽管家徒四壁,她们居住的小屋却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
转眼间,她已从27岁的貌美女人变成了72岁的白发老人。老伴去世后,母女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和冷清,但她们很乐观。当别的老人晚饭后出门逛逛街,跳跳舞,购购物时,肖绍珍母女俩寸步不离地坐在沙发上,或是聊聊天,或是看看电视。她用母爱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永恒,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也诠释了什么是付出,什么是不求回报,什么是给予而不后悔的人间大爱!
06
李颜艳家庭
李颜艳,女,黎明关水族乡太吉村村民。年,与外务工的太吉村民蒙雷哭相识相恋,年两人结婚,小两口过起了“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照顾家中老小”的生活。
年夫妻两人建好了新房,并且育有一儿一女,家庭负担加重,丈夫蒙雷哭为了有更多时间挣钱,李颜艳与丈夫过着“分居”的生活,只有逢年过节才得以回家探望。为了照顾婆婆和瘫痪在床的夫哥、孩子,独自在家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新房装修好后,李颜艳把婆婆和夫哥从老屋一起搬入了新房。白天除了操持农田、照顾婆婆和年幼的孩子,还悉心地照顾瘫痪大哥的生活起居及一切事务,在弟媳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下,蒙雷刚的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卫生都十分整洁清爽,精神面貌也是焕然一新。在太吉村,提起李颜艳,村民们都流露出钦佩的眼神。
十年如一日,李颜艳没有嫌弃残疾卧床的夫哥和老弱的婆婆,她用自己的善良、至纯至真、向上向善、吃苦耐劳的精神默默地支撑、温暖着这个贫穷、落后的家。蒙雷哭的勤劳勤奋、毅然赡养残疾手足的精神,也让人钦佩。
来源:黔南州委宣传部、黔南宣传黔南qnrx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