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幻想最萌身高差吗?
你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话:
燃鹅,
现实有时候就是很残酷。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上周,中国医大一院儿科姜红主任接诊了一位因身高就诊的15岁小患者。她已经来月经2年半了,身高只有cm,因近半年身高无增长来就诊,骨龄检查显示骨骼只剩一条缝,基本闭合了,母女俩当时就流泪了。经过问诊得知,母亲身高cm,父亲身高cm,若他们早1~2年来就诊,可能就有了不一样的结果了。
看看下面两张图,
家长朋友们,
你家孩子的身高达标了吗?
身材矮小也是病?矮小是一种生长发育疾病,患儿如果不能得到早发现早治疗,男生终身高不足cm,女生终身高不足cm,可能会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身材矮小是儿科医生最常遇到的症状之一,其中有相当数量病因不明,称为特发性矮小(ISS)。
特发性矮小特发性矮小(ISS)是指个体身高低于年龄,性别与其相同的正常群体平均值-2SD以上,且无全身性、内分泌、营养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状况,特别是ISS患儿的出生体重和生长激素(GH)水平正常。
ISS发病约占所有矮小儿童的60%~80%,包含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CDGP)及家族性身材矮小。
特发性矮小的临床特征分娩时正常,婴儿期无低血糖史,四肢及脊柱正常,身体比例正常,无慢性器质性疾病,无心理疾病或严重的情感紊乱,饮食正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正常范围。
也就是说,孩子看不出异常,就是身高比同龄人矮小。
发病率高,大部分家长却选择不治疗由于特发性矮小临床上暂时还无法明确病因,不少家长就从字面上认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抱着“早长晚长”、“二十三窜一窜”的传统观念等着孩子在青春期蹿个儿,会一直观望到十四五岁,甚至十七八岁,这是不对的。
特发性矮小如果不治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终身高,可能导致孩子在成年后遇到求学、就业、婚恋、交际等各方面的困难,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每一位家长及都应重视准确给孩子测量身高,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婴儿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小于47厘米则提示有宫内生长迟缓;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2年增长10~12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3年。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5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发现孩子矮小怎么办?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比同龄儿童矮半个头、一直坐班级第一排、一年长不到5厘米、八九岁就开始性发育,一定要第医院的儿科就诊,及时查明原因。
矮身材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一般3~12岁都是矮小症治疗时间,而4~6岁则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并做好系统的身高管理,一般都会获得较为理想的成年身高。
专家简介姜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院儿科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学组委员,现任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肾脏免疫分会首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童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肾脏疾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儿科肾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专业方向:血尿、蛋白尿,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小儿生长发育方向,身材矮小,性早熟,特纳综合征等领域。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
以为这就结束了?
惊喜还在后面!
中国医大一院儿科
8.18中国儿童长高日
科普系列活动等您来参加!
届时,
儿科主任姜红教授
将带领儿科专家
为您解答
孩子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
矮身材是近年来家长们普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