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关于在粽子中充当主角的糯米,中医认为可以“健脾养胃”,但也有医学专家嘱咐患者:血糖高的人不可食糯米。这可难为大家了,这曾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过的香糯的食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粽子,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粽子花样也越来越繁多。粽子的内里中还加了枣、糖、松子、栗子、肉类、水果等食材,甚至还出现了杨梅粽、蜜饯粽、蛋黄粽。它们的共同用料都是糯米,而糯米的粘度大、难以消化,且缺乏纤维质,最重要的是,糯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并且升糖指数也是出了名的高。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卡路里。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从这个角度来说,糖尿病病人是不适合吃粽子的,但也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绝对不能吃粽子,下面就来告诉糖尿病患者几个吃粽子的原则:
1.注重高纤维: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2.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或鱼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热量外,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3.粽子是粮食做的,属于主食,无论在哪一餐当中,都要注意替代主食吃,而不能当点心吃。和含有不少猪油的肉粽子相比,素粽子的热量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但毕竟属于粮食,随便当成点心也是不行的。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4.粽子不能是一餐中唯一的食物,搭配蔬菜和豆浆比较合适。既然粽子是主食,如果用它做早餐,甚至做快餐,其实都无不可。对喜欢糯米口感的人来说,温热的粽子作为早餐主食,吃起来很方便。肉粽子里有粮食有肉类,再搭配各种蔬菜,加上一杯豆浆,营养就比较全面了;红枣粽子里则只有碳水化合物,在搭配蔬菜和豆浆之外,还需要加上个鸡蛋。
5.先吃些其他食物再吃粽子。粽子是糯米制作的,糯米食材的特点是餐后血糖值特别大,而且下一餐之前的血糖下降也比较猛,一旦饿了,会感觉饿得特别强烈。如果先吃些蔬菜、豆制品、蛋类、奶类来配合,再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巨大的血糖波动。
6.吃粽子时喝点茶水助消化。搭配粽子的茶,也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年轻人一般可以选择绿茶,清爽解腻的同时帮助消化,而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普洱等发酵茶,能更好地帮助消化。
7.细嚼慢咽保血糖平稳。粽子的食材主要为糯米,黏度高,如果大口吃容易噎着,提醒您一定细嚼慢咽,不但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也使得饭后血糖较平稳。
8.市面上的“无糖粽子”只是没有放入蔗糖的粽子而已,经消化后,依然会分解成葡萄糖。所以还是不能多吃,即便要吃还要遵循以上7个原则吃。
最后预祝大家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端午节!
糖尿病肾病风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百佳名医、河南省继承型中医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糖尿病分会常委、洛阳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IgA肾病、紫癜性肾炎、泌尿系结石、甲亢、甲减、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眩晕、失眠等。
田中伟糖尿病肾病风湿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本科学历,洛阳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委员。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及其心、脑、肾等各种并发症。对类风湿性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痛风及其不明原因发热、各种中毒的治疗经验丰富,效果显著。
都晓阁
医院糖尿病肾病风湿病科-供稿:温宁豪
编辑:赵溢荻
审核:黎恢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