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Ⅳ型;图34:Ⅴ型
引言
-EULAR/ERA-EDTA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管理指南
-中国狼疮肾炎指南
基础知识复习
1
-EULAR/ERA-EDTA-SLE
1.SLE诊断:见-10-2推送
2.40%SLE会进展为LN
3.只要有肾脏受累表现(持续性蛋白尿≥0.5g/d,不明显原因eGFR↓),均建议肾穿
4.SLE治疗目标:尽可能降低激素用量,有效维持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预防器官损害加剧和疾病复发
5.LN治疗目标:保护肾功能;降尿蛋白(3月内蛋白尿降低至少25%,6月时减少50%,12月内将UPCR降至-mg/g以下)6.SLE一线治疗方案:泼尼松+羟氯喹HCQ;泼尼松+羟氯喹+免疫抑制剂
推荐羟氯喹用于除有禁忌证的全部SLE患者(诱导和维持)→应在HCQ治疗前、治疗5年后、随后每年1次进行眼科检查
激素:甲强龙冲击→泼尼松维持,迅速加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停用激素;
利妥昔单抗:常用于一线治疗失败(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或疾病复发时的治疗
7.难治性LN
TMA→建议重复肾穿
调整方案为MMF/CYC
联合MMF和CNI/利妥昔单抗/延长静脉CYC
8.LN治疗推荐MMF或低剂量冲击环磷酰胺起始诱导治疗
维持期推荐:MMF/AZA
9.并发症
抗磷脂综合征:所有患者均应筛查aPL,高风险APL可接受抗血小板药物初级预防
感染:评估风险(高龄、糖尿病、免疫抑制治疗)
心血管疾病:低剂量阿司匹林和降脂药物
2-中国-LN1.高危SLE患者(男、青少年、血清学指标活动)要密切监测以尽早发现肾脏损伤
2.LN诊断:SLE合并以下任意一项
蛋白尿持续>0.5g/d;随机尿蛋白3+;ACR>mg/g
管型:红细胞管型、血红蛋白管型、颗粒管型、管状管型、混合管型
活动性尿沉渣:除外尿路感染,尿白细胞5个/HPF,尿红细胞5/HP
3.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尽早肾穿
4.病理分型
5.特殊类型LN
狼疮足细胞病:临床表现NS,足突广泛融合(>70%),复发率高,无电子致密物→激素单药治疗,反复复发建议CD20单抗
TMA:多为Ⅳ或Ⅳ+Ⅴ;多与免疫复合物并存;提示肾损伤重、预后差;诊断(外周血红细胞碎片、肾活检)→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替代治疗
6.LN治疗
诱导至维持,维持至少3年
个体化:年龄、营养、肝功、感染风险、肾脏损伤指标、肾外脏器损伤、生育意愿、合并症和既往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等情况
定期随访
7.药物选择
激素和硫酸羟氯喹作为治疗LN的基础用药
Ⅱ型:①诱导→激素+免疫抑制剂;②维持→激素+免疫抑制剂(AZA/MMF)
Ⅲ和Ⅳ、Ⅲ+Ⅴ、Ⅳ+Ⅴ型:①诱导→MMF方案(有伴新月体或生育要求患者首选)/IV-CYC(Ⅲ或Ⅳ,尤其是SCr>.2umol/L或肾组织慢性指数>3分)/多靶点(Ⅲ或Ⅳ+Ⅴ首选);②维持→多靶点(Ⅲ或Ⅳ+Ⅴ首选),其他首选MMF(2年后改AZA)
V型:①诱导→蛋白尿>2g/d:多靶点/CNI/雷公藤短程;蛋白尿<2g/d:激素+RASI。②维持→激素+MMF/CNI
SLE患者想怀孕:需病情平稳、激素加量、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可用)
顽固性LN:重复肾活检、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多靶点、自体干细胞移植、抗CD20单克隆抗体)
复发:再次使用原方案;若CYC过量,换方案
8.多靶点治疗定义:联合激素+MMF+他克莫司Tac
3
基础知识复习
1.病理
光镜:肾小球:细胞增生和浸润、新月体形成、纤维素样坏死、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核碎裂及苏木素小体、嗜复红蛋白沉积(白金耳)。肾小管及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嗜复红蛋白血管壁沉积、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透明血栓
免疫荧光:满堂亮(IgG、IgA、IgM、C3、C1q、FRA)
2.LN类型可重叠、可转换
3.复发表现
明显血尿
尿蛋白↑
血肌酐↑
无菌性白细胞尿
THEENDAnanheige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