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肾小球结构简单,滤过率低。肾动脉未分支形成输入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内只形成2-3条结构简单的毛细血管,没有哺乳动物那样复杂的分枝吻合形成的毛细血管球,有效滤过面积小。因此,鸡肾小球不但滤过面积小,同时滤压也低,有效滤过率自然就低。
鸡的肝脏无精氨酸酶和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不能通过鸟氨酸循环把氨合成尿素,只能在肝脏和肾脏合成嘌呤,转变成尿酸后,主要经肾近曲小管的活跃分泌排出,这就是粪便中的白色成分。
尿酸只有形成胶体溶液才有利于肾小管的分泌排出。当一些理化性质改变,如高钙、低磷饲料、代谢性碱中毒等,尿酸胶体溶液稳定性遭到破坏,尿酸盐的溶解度降低,即析出沉积于内脏和关节。
引发肾病综合症的致病因素
01与肾脏损害有关的病因(1)病毒性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传染性肾炎等。
(2)细菌性传染病,如鸡沙门氏菌感染和鸡大肠杆菌病等。
(3)营养代谢病,如长期维生素缺乏或过量、钙或镁含量过高和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等。
(4)中毒病,如磺胺类药物、霉菌毒素、三聚氰胺、小苏打和食盐中毒等。
(5)其它,如传染性盲肠肝炎、球虫病、白冠病、供水不足、冷应激等。
02与尿酸生成多有关的病因(1)饲料中的蛋白质尤其是核蛋白含量过高,特别是饲料中含有较多的肉骨粉、鱼粉和动物内脏时更为重要。
(2)饲料中的氨基酸不平衡。
(3)体内大量的组织细胞死亡和崩解。
(4)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强,例如鸡的体温升高或恶性肿瘤等。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各种原因导致的鸡体内尿酸合成异常增加(肝脏功能异常,肝脏是其合成的主要场所)或排泄受阻(肾脏功能异常,肾脏是其排泄器官)均能使血液尿酸浓度增加,引发高尿酸血症。国外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不会引起尿酸盐的沉积,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和代谢碱中毒促进了尿酸盐的沉积,在病理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肾功能的损坏是发生肾病综合症的病理学基础。
在肾脏损伤的早期,尿酸的合成异常增加可能是诱发鸡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随着肾的损伤逐渐严重,尿酸排泄减少为主要因素。肾损伤不利于尿酸的正常排出,而血液过高浓度的尿酸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使肾损伤进一步加剧,而肾损伤的加剧又明显地降低了排泄尿酸的能力,使血尿酸含量进一步升高。这样肾损伤和尿酸排出障碍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使肾损伤加重,尿酸盐在体内沉积加速,从而形成了在养鸡业中经常出现的所谓肾肿大和尿酸盐沉积。
药物立服通VD3
维生素A、水杨酸钠等。
产品特点1、本品根据家禽蛋白质代谢和肾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独特的配方和工艺精制而成。2、本品具有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控制肾炎、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之功效。
成分解析1、乌洛托品在酸性尿液中缓慢水解成氨和甲醛,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发挥非特异性抗菌作用,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控制肾炎。
2、维生素D3:维生素D3无生物活性,首先在肝经25-羟化酶催化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25-(OH)-VitD3,然后在肾内经1ɑ-羟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更高的1,25-(OH)-VitD3。1,25-(OH)-VitD3可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使尿钙、磷排出量减少。
3、维生素A:可以维持肾小管的完整性,保护肾的过滤作用。
4、别嘌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即尿酸合成减少,进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5、水杨酸钠可以减轻一些疾病引起的肾脏肿胀、疼痛。
适应证1、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炎(IBD)、病毒性肾炎、大肠杆菌等疾病所引起的肾炎、肾肿、苍白、花斑肾、肾出血、肾小管和输尿管沉积大量的尿酸盐而堵塞、沉积等;
2、因饮水不及时,天气酷热,长时间运输造成脱水状态,所形成的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
3、因饲喂高蛋白、高钙饲料、霉变饲料、药物中毒而导致的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
用法用量本品g溶于kg水中,每日一次,连用3—5日;预防量减半。
药物相互作用1、与鞣酸和氧化剂配伍禁忌,遇酸甚至弱酸即分解。
2、与磺胺类药物并用时,由于本品在尿酸中分解生成甲醛,能使有些磺胺药形成不溶性沉淀,增加结晶尿的危险。
3、宜加服氯化铵,使尿液酸化。
尿酸是以尿酸盐的形式排出,国外实验证明,尿酸盐在碱性环境中,不仅溶解度不高,反而降低,只有使尿酸化,才能使尿酸盐溶解度升高,因此,这也是传统治疗肾病药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日粮中含硫酸胺、DL蛋氨酸都能使尿液酸化,减轻尿酸盐诱发肾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