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抗原2、体液免疫应答3、ELISA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发生肿瘤B.易发生超敏反应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免疫耐受2.如果免疫应答过于强烈,会导致()A.过敏性疾病B.肿瘤C.严重感染D.清除病原微生物E.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3.关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B.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C.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D.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E.有感染性,无抗原性,不产生任何抗体4.下列HBV血清学标志物提示血液传染性高的模式是()A.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B.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C.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D.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5.常用于HIV感染的初筛实验方法是()A.病毒中和实验B.ELISAC.免疫印迹实验D.火箭电脉E.免疫荧光法6.酶免疫技术中的酶结合物是指()A.酶标记抗原B.酶标记抗体C.酶标记抗原或抗体D.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E.酶与底物的结合7.常作为卵巢肿瘤诊断标志物的是()A.CAI9-9B.CAI5-3C.CA50D.CA72-4E.CAI.急性胸痛6-10小时,哪项指标未升高可排除心肌梗死()A.SATB.MYOC.HBDD.CKE.LDH9.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强的指标是()A.TPIB.MYOC.CK-MBD.CK-MME.CK10.I型超敏反应是由于()A.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B.IgG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C.补体C3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D.变应原与固定在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引起免疫反应E.IgM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三、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错选均无分,少选。每小题5分,共20分)1.TPPA阳性,同时TRUST阴性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A.梅毒一期早期B.神经梅毒C.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TRUST检测,假阴性D.既往感染E.心血管梅毒2.AIDS的传播方式有()A.母婴传播B.血液传播C.公用餐具D.性传播E.蚊虫叮咬3.甲功三项包括()A.T3B.T4C.FT3D.FT4E.TSH4.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表现为A.免疫防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效应E.免疫调节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将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1.先天梅毒血清学诊断原则是:非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均呈阳性反应。()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窗口期”也具有传染性。()3.ELISA法检测TP-Ab结果阳性,该病人就一定感染梅毒。()4.初次免疫应答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免疫球蛋白为IgM。()5.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分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I、I、III、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2.简述肿瘤标志物的常见类型及临床意义。六、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分析在工作中遇到的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及临床意义。
答案部分
名词解释:1.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应答产物(A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亦称免疫原。2.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3.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用酶标记抗体,并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最后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断结果。单选题:1-5:A/A/A/A/B6-10:C/E/B/C/D多选题:1.ACDE2.ABD3.ABE4.ABC判断题:√√×√√简答题:1、简述IIIIII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抗体介导);反应发生快、消退快,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抗体介导);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抗体介导);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细胞介导),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传染性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2.简述肿瘤标志物常见类型和临床意义。答:甲胎蛋白(AFP),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和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癌胚抗原(CEA),CEA开始被认为是结肠癌的标志物,但其他肿瘤也可升高。CA,是卵巢癌特异,但也是一种广谱的标志物,乳腺癌、肝癌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Al5-3,是乳腺细胞上皮表面糖蛋白的变异体,为乳腺癌标志物乳腺癌晚期明显升高。该标志物也是广谱的,其它肿瘤如肝癌、肺癌、卵巢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等也可见升高。CA19-9,是一种类粘蛋白的糖蛋白成分,是较可靠的胰腺癌标志,79%的胰腺癌升高。但异常升高也可见其它多种肿瘤。CA72-4,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如与CAl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是由宫颈癌细胞中提纯的,是宫颈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监测疗效及预测复发。问答题:分析在工作中遇到的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及临床意义。答:点击蓝字检验星空,自主答题。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shih.com/lcxsyfz/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