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肾脏疾病可导致全身受累。而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如何认识肾小球肾炎?广东医学百事通志愿者医师南方医院肾内科周树录主任医师于年8月22日专题解读肾小球肾炎的诊治。
认识肾脏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外形如蚕豆的两个拳头大小的器官。肾脏犹如一部动力强大的超自动化机器,它能够通过排泄尿液,清除代谢废物和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还能够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除此之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够产生一些调节身体机能的激素,如肾素、促红素、维生素D3等。可见肾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肾脏疾病可导致全身受累。而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4种类型。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是起病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临床表现
(一)水肿
多为早期症状,轻者仅晨起眼睑水肿,重者延及全身,甚至伴胸、腹水,指压可凹性不明显。2~4周后,大多可自行利尿、消肿。
(二)高血压
多为中度高血压,偶尔严重。主要与水钠潴留后血容量增加有关。
(三)尿异常
1.血尿:常为首发症状,几乎全部患者有血尿,约半数为肉眼血尿(即患者可直接看到自己的尿液里有血),持续1~2周后转为镜下血尿(肉眼无法看到,在显微镜下可见)。严重时排尿有尿道不适感。
2.蛋白尿:患者几乎均有蛋白尿,一般在0.5-3.0g/d之间,少数可在3.5g/d以上,甚至发展为肾病综合征。
3.少尿:起病时多数尿量ml/d,可由少尿引起氮质血症。一般2周后尿量增加,肾功能恢复。5%的患者可发展为无尿。
(四)全身表现
常有疲乏、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头晕、视力模糊及腰部钝痛等。
(五)并发症
重症或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等。
疾病预防
急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咽部或皮肤的链球菌感染史,感染后1~3周(平均10天左右)起病。因此要注意预防链球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脓疱疮;做好呼吸道隔离,预防猩红热、化脓性扁桃体炎。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呈缓慢进行性,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
早期:乏力、疲倦、腰部酸痛、纳差,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有轻中度蛋白尿(尿蛋白1~3g/天)、血尿,或两者兼具。可出现高血压、水肿,贫血甚或有轻微氮质血症。部分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的高血压,伴有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乳头水肿。此外,亦有急性发作倾向,每在病情相对稳定时,由于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突然的恶性刺激,在短期内(常在一周内)病情急骤恶化,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肉眼血尿、管型增加,明显水肿和高血压,以及肾功能恶化。如处理适当,病情可缓解,基本上恢复到原水平,但亦可能因此进展至尿毒症阶段
晚期:表现为慢性肾衰竭。病程长短因病理类型不同而异,一旦出现较高的氮质血症,则较快发展到尿毒症。一般认为高血压、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磷、各种感染、肾毒性药物等,均可加快肾功能恶化。
疾病防治
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因此多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对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强调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限制钠盐的摄入。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复杂,起病急骤,病情演变迅速,呈进行性,早期出现肾功能衰竭,病理呈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病因可为原发性,也可能为其他疾病(如狼疮等)引起的继发性,还可因其他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转化。
疾病治疗
主要有三种治疗方式:强化治疗、血浆置换及替代治疗(透析、移植)。
四、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点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和/或血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病理改变轻微,需排除其他肾炎疾病,进行诊断。必要情况下需要进行肾活检。
疾病治疗
无特殊治疗方法,定期(3~6月1次)检查,避免损肾因素,保护肾功能,可循中医中药或摘除扁桃体。
周树录,广东医学百事通志愿者医师。医学博士,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广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广东省生物工程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肾内科分会委员,医院管理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委员。擅长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及血管通路的建立。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为我们转发+点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