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松,属于景天科瓦松属的植物,生长在多石质阳光直射的崖壁上或屋顶,由于常被见于生长在屋顶瓦片之间,出花箭后呈塔状,像松树,所以被叫做瓦松,其土名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瓦花(河南)、瓦莲花(四川)、梁爪子(辽宁),其余的还有狼牙草、瓦霜、酸塔、塔松等,在我老家被叫做狗牙齿。最早记载了瓦松的是《新修本草》,瓦松在其中名作“昨叶何草”,有一说法,其名中含两通假字——“昨”通“酢”(cù)、“何”通“荷”,意为酸味和莲座状叶。
瓦松的酸味主要来自于其体内大量的草酸,而一些特殊物质则让他们带上了特殊气味,比如生长在草原的钝叶瓦松的气味有点像苹果,但要是想要闻到这个苹果味还必须要在日出之前,这是由瓦松自己的代谢活动决定的,因为这种特殊的苹果味来自于钝叶瓦松里的一种物质——苹果酸。瓦松在夜晚积累苹果酸,而苹果酸脱羧酶的最适温度较高,但白天阳光照射升温后开始将苹果酸脱羧,而脱羧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特殊的酸——景天酸,而景天酸并没有苹果味。这样子的代谢是瓦松为了更好地适应干燥炎热的环境——整个的脱羧过程释放了大量的CO2,从而增大了气孔阻力,减少白天的水分流失。多肉嘛,晒一晒就有好看的颜色了不过这个长在比较阴湿的地方,似乎还有点徒长,也没有那么显眼。瓦松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晚红瓦松为多年生),其第一年叶呈莲座状,常有软骨质的先端,少有柔软的渐尖头或钝头。第二年自莲座中央长出花箭,花量巨大,成密集的聚伞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伞房状,外表看起来像一棵挂满装饰物的圣诞树。现在的晚红瓦松该是要准备抽箭了,花期在9-10月,可惜现在拍不到开花态。和绝大多数多肉植物一样,瓦松也有休眠期,在天气变冷的休眠状态下会形成比较小的休眠叶,所有的休眠叶抱团紧闭,像一个小包子,若包子外还有正常叶,则这些叶子被用来给休眠态的瓦松提供养分,会渐渐枯萎,而在第二年重新展开休眠叶的同时莲座底部会爆发出许多小崽子侧芽。(所以,观察一颗瓦松的三态变化会是一种很微妙的体验呢,你会发现一颗瓦松在休眠前后超明显的变化!(/≧▽≦)/)很多网购来的多肉也是包子状态,这是因为卖家发货前进行了晾晒,包子态是人为缺水胁迫所形成的休眠态,所以种下后浇浇水就会像摊大饼一样摊开了。也有控水让多肉维持在包子态的,然而个人觉得包子态更可爱。不过虽然叫做晚红瓦松,光照不足也只会是一片菜色。为什么认识子持莲华不认识我!瓦松属的原种和园艺种加起来就有很多,而且很多又有相似处,并且多肉颜色形态又多样,鉴定起来也有些麻烦,在文中出现瓦松的地方都是泛指。中国原种的瓦松就有狼爪瓦松、钝叶瓦松、塔花瓦松、瓦松等。不过同为瓦松属的肉体,即使你从没听说过晚红瓦松,说起另一个名字,你想必就会有所耳闻——子持莲华。这个皮糙肉厚又高产似母猪的肉体早就在多肉热潮的今天以头军的姿态攻占了多肉爱好者们的阳台了。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应该是人手一盆的肉肉,毕竟用来交学费也不算贵_(:зゝ∠)_哦顺便一提这一盆似乎就三四块钱的样子~不过,和野生的瓦松一样,子持莲华也属于开花必死的肉肉,所以要想让子持莲华保命的话还是不要留花箭啦,因为孕育繁殖器官需要相当多的养分。当然啦,市面上常见的瓦松属多肉还有其他,比如青凤凰、昭和、红昭和之类。而一些高冷贵族多肉比如说凤凰、金星这些,更是让骨灰级的多肉迷不惜重金买回家当主子供着。相比之下,更加皮糙肉厚的原生晚红瓦松也能用于造景,其观赏性丝毫不亚于这些贵货。就是爱群生(?????)虽然常见但仍需要保护看看他们的生境,中间的崖壁上就是群生的晚红瓦松在古人的描述中,瓦松是“处处有之,生年久瓦屋上”,瓦松分布广,种类多,但其生境却极其脆弱,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现在,其赖以生存的“年久瓦屋”已经越来越少,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见到瓦松的几率已经很小了,但如果去比较偏僻的乡下,或者去悬崖高山登高,还是有机会和瓦松邂逅的,而每次邂逅的不仅仅是一棵瓦松,而是一片,“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这将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安徽、浙江、江苏的山石或溪沟有分布。文/图:大表哥卖萌大队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