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4日,国医名师裘昌林教授拉开了新一期“名中医查房”系列活动以来,院内进一步形成了“跟师学习”的良好氛围。
9月27日早晨,医院又邀请到了首批浙江省国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儿科专家俞景茂教授走进儿科病房,开展名老中医查房。医院儿科主任陈玉燕主持。
大咖简介俞景茂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首批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
浙江省名中医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60年,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顾问。
患儿高热不退,或是“kiss”惹祸查房中,俞景茂教授在听取住院医师陈巧银汇报病史,主治医师王其莉总结病例特点后,又详细而亲切地询问患儿家属相关病史,并进行了系统的体格检查,最后对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本次查房的患儿小辰(化名)因“持续高热不退”入住湖滨院区儿科病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病主要是由EB感染引起,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脾脏破裂、肾炎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经口密切接触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如亲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婴儿;飞沫传播也有可能。故又戏称kiss综合征。
这个病的名字虽然“甜蜜”,但病痛却是相当折磨,小辰也已经持续高热1周余,咽痛导致吞咽困难,没有了往日的活泼可爱和欢声笑语。而这,可能是源于一个并不需要的“kiss”。
察病情鞭辟入里,遣方药谨循医道在大致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后,俞老在查房中观察到患儿形体偏瘦,了解患儿现仍壮热不退,烦渴汗出,鼻塞打鼾,咽喉红肿,吞咽困难,乳蛾肿大溃烂,面红唇赤,颈部瘰疬,脾脏肿大,胃纳欠佳,二便尚调,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等情况后指出:患儿起病迅速,传变多样,症状涉及口咽、脏腑、经络,符合中医“温病”范畴,循卫气营血传变,证型目前考虑从邪郁肺胃演变到气营两燔,本病中医治疗具有优势。
遣方用药俞老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现阶段患儿高热不退,需防逆传心包之变,目前治疗需以清气凉营,解毒利咽,兼以养阴扶正,取“清瘟败毒饮”之意。
方义结合多年在儿科疾病治疗方面的心得体会,俞老指出本方取“清瘟败毒饮”之意,但不用“黄连、石膏”等,以防苦寒败胃,脾胃一伤则变证四起,不利于疾病的后续治疗。方中羚羊角粉为君药,清热解毒效彰且不伤胃;三叶青清热解毒且味不苦;七叶一枝花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辛夷辛温通窍,为反佐之法,以防整张处方过于寒凉;热性病易耗伤津液,用鲜石斛、北沙参意在扶正祛邪。
俞老指出,在诊治此类疾病时,还当注意两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医考虑为温毒时邪,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早起温毒犯肺阶段以表证为主;中期热毒炽盛阶段,温毒入气入营,易产生变证;后期为气阴耗伤阶段。
本病为中医治疗优势病种,治疗上需分清阶段,急性阶段用药需药随病转,不可固执一方,后期着重调理患儿体质,可选“小柴胡汤”类方。同时处方用药需呵护小儿脾胃,斟酌处方中每一味中药,尽量提高中药口感,方便小儿服用。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科医生要做好“护花使者”
查房中,俞老还结合自身从医经历,对后辈中医提出了殷切期望: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强则国家强,儿科医生身上的使命和责任是非常重大的。省中几代儿科人都拥有艰苦奋斗、牺牲小我的精神,医院的儿科人,更需要传承和创新,需要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发挥出来!这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促进健康浙江建设、推动“三孩政策”实施均有正向意义。
科普加一点:所有家长都要看看!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该疾病主要是由EB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脾脏破裂、肾炎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经口密切接触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如亲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婴儿;飞沫传播也有可能。
EB病毒怎么预防?EB病毒以唾液经口传播为主。
所以,要想防止小孩感染EB病毒,最要紧的是要做到:不要随意亲吻孩子!不要让别人随便亲!更不要嘴对嘴亲!
成人口中有几百种细菌,通过亲吻可传染的超过种,孩子抵抗力低很容易染病。
另外,不止是孩子会感染EB病毒,抵抗力差一些的成人,也会被感染,所以大人们也不要掉以轻心。不过也不需要太过恐慌,EB病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感染治愈后,基本可以达到持久免疫的效果。
由于,感染EB早期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所以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永远跟党走来源:儿科
编辑:王其莉、徐涛涛等
审核:陈玉燕、鲍航行
请